過了一會兒,父親說道:“小玉,我今天想了想,既然參加了培訓了,應該也算是同學。你趁著培訓多和他們走動走動,把關系搞好,以后有事也好找他們幫忙。”
說完,他從口袋中摸出一疊紅色的鈔票,塞進我的背包,“請大家吃點好吃的,年輕人在一起很快就能熟悉起來。人脈和關系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你不要怪我們沒有給你提供背景。”
黃玉的父親在農作之余,也做點小生意,為此黃玉對他的這套“結交之道”早已見怪不怪,但黃玉從沒想過他會要求自己也這樣做。
當初剛從重點大學畢業,心高氣傲的黃玉,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那樣一個阿諛巴結的自己。
母親似乎看出了黃玉的心思,嗔怪父親:“女兒還小,你早早把你那一套灌輸給她干嘛?而且她一個姑娘家,臉皮薄,怎么主動去結交人家?”
父親回應道:“婦道人家懂什么?你看哪個有本事的人不是八面玲瓏?現在去哪辦事都找得到人。”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小玉能跟這些人在一起培訓半個月,當然要搞好關系,別人想巴結他們還巴結不上呢。”
為了安撫父親,黃玉表面上答應了。
不過,在培訓的半個月,黃玉其實并沒有多少機會結交他人,除了也是分到鄉鎮工作的幾個人,可能考慮到以后工作上會有交集,可以互相通氣,便組成了一個圈子。
其他人,黃玉根本沒有機會去多接觸,主要是那些官家子弟或富家子弟很多從小就認識,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另外,黃玉明白自己的形象一般,根本吸引不了年輕男人的注目,當然也就沒有人會來主動結交。
通過黃玉的講述,衛平才知道分到司法所的徐婷也是與黃玉一起考進來的公務員。
徐婷其實是個很活潑的女孩子,第一天就幾乎加遍了培訓班所有人的微信,由于形象出眾,不管是老師還是學員都愛和她聊天。
黃玉想起了父親交給自己的“任務”,心想,大概徐婷也是有人指點她這樣做。
因為二人都在清浦鎮工作,自然就住在同個房間。
晚上回到房間,徐婷會從箱子里扒拉出一堆小零食,拉著黃玉一邊吃一邊講八卦。
比如那個副縣長家的公子,考了4次公務員才勉強考上,因為從小被他父親嚴厲管教,所以一說話就容易結巴;還有縣教育局長的外甥女,剛剛和縣監察委主任家的兒子相過親,兩個人都在這批新進的公務員里。
黃玉一半羨慕一半嫉妒地說道:“你還真是人見人愛,才這么幾天就和大家都混熟了。”
徐婷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哎,我爸是做小生意的,從小就帶著我出去歷練,這種結交人的事我早就熟門熟路了。多個朋友多條路,也沒什么不好。”
黃玉本想問徐婷家是做什么生意的,但想想又算了,看著徐婷的穿著打扮,家境應該是一般。
讓黃玉沒有想到的是,由于自己要求上進的幾個舉動,讓她徹底坐了冷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