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想了想,說道:“工作不分貴賤,既然汪師傅為市委辦公廳服務了這么多年,當然要算是辦公廳的員工。”
“一是以市委辦公廳的名義召開追悼會,二是我要親自來宣讀追悼詞。”
既然市委書記張峰親自出面,一方面追悼會開的相對隆重,給了汪師傅在生前沒有享受過的榮光。
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快速地足額地發放了一次性喪葬補助金、工亡補助金等共計60多萬元。
過了二天,張峰在大學同學微信群里看到這樣一條消息:“老同學,我今天下午的飛機到京城,咱們好好吃一頓敘敘舊。”
發這條消息的是王國平,他此時正坐在登機口,猶豫再三。
他本來想等飛機落地后再發這條微信,不過實在是按捺不住欣欣然的心情,還是滿懷期待地將這句話發到了大學同學微信群里,后面加上3個齜牙咧嘴笑的表情,同時還專門艾特了姜麗娜。
只是過了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姜麗娜根本沒有回應。
就像一顆重磅禮花升上了天空,卻遲遲看不見五彩繽紛的爆炸,氣氛顯得有點尷尬,群里倒是有幾個平時和王國平關系好的男生出來打哈哈:
“羨慕國平去京城逍遙。”
“什么逍遙,王總是去談項目的吧!”
王國平打出一行字,顯示著含著炫耀的灑脫:“嗨,都是小生意。”
開始登機了,王國平有些沉不住氣了,又私聊姜麗娜的閨蜜吳建萍:“她怎么不理我?我沒說錯什么話吧?”
上大學的時候,姜麗娜的朋友不多,吳建萍算一個,王國平一有問題就喜歡去問她。
吳建萍此時含蓄地提醒他:“王總,姜麗娜工作挺忙的,也許沒顧得上看微信,體制內的人比不上王總自由。再說,她不喜歡高調,你要約她吃飯還是單獨給她發消息吧。”
“那到了再說吧。”王國平有些心煩意亂。
既然是京城師范大學的同學,當然是來自全國各地。
張峰的這班同學,畢業后,有擔任中學老師的、有走仕途的、有創業做生意的,反正是五花八門。
王國平大學畢業后,自己進行創業,但先后失敗,最終決定繼續家業,經過他的努力打拼,現在是一家規模還可以的公司老板,人前人后耳邊都是“王總、王總”討好的聲音,早已習慣別人上桿子來求他,想到萬一姜麗娜不給面子,只是想一想,他就莫名覺得矮了一截,仿佛受到了難以釋懷的侮辱。
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王國平居然把他與姜麗娜的聊天截圖放到了大學同學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