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走近一看,地上放著成堆的空膠囊。
幾個婦女把膠囊掰開,抓起洗衣盆里白色粉末,裝進膠囊里,再合上,然后放進一個沒有標簽的白色塑料瓶里,一瓶裝滿后,隨手撕下一塊棉花塞到瓶口,把蓋子旋緊。
陳艷好奇地問道:“洗衣盆里裝的是什么?”
有人頭也沒抬回應道:“藥粉!”
陳婷好奇地繼續問道:“什么藥?”
有人有些不耐煩地回道:“想治啥病就是啥藥!”
居然還有如此神奇的藥物?
陳艷順口說出了母親曾經服用過的藥物名稱,問道:“有這種藥嗎?”
有人抬頭看了一眼陳艷,說道:“這里生產的藥,都是一個方子……”
因為沒帶攝像機,完全是屬于前期探訪,陳艷擔心打草驚蛇,便購買了一個月的藥量,急匆匆地和出租車司機離開了農家大院。
在回縣城的路上,在聊天中,出租車司機告訴陳艷,在其它幾個鄉鎮也有這樣的“藥廠”。
在十幾年前,就有人開始生產這樣的藥物。因為掙了很多錢,之后做的人就越來越多。
最近幾年,偶爾會有相關部門進行查處,只不過例行公事,過幾天就恢復了正常的制造、銷售活動。
當然,這些藥物的銷售主要通過廣告和郵遞,為此的郵局和快遞生意非常紅火。
陳艷回到報社后,向領導匯報了暗訪的初步結果。
報社領導非常重視,指派一個中年男人老李作為偷拍攝像,主要是想獲得明顯的證據。
陳艷按照同樣的方法,再次通過一位本地的出租車司機,接觸到一個近六十歲的制做假藥的老頭。
這個老頭精神和身體都很好,老伴去世不久,一心想再找一個小媳婦。
說實話,啟文縣的本地人也是非常討厭這種制作假藥的行為,認為有損陰德,為此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女人愿意嫁到這樣的家庭中。
這些假藥,也不是本地銷售,甚至不在華天市、曲江省銷售,而是遠銷到北方的一些城市里。
老頭猜測陳艷是北方人,他便想讓后者幫忙找個北方媳婦,若能拐賣來一個也好。
他說北方被拐賣到這里的女人很多,既便宜又漂亮。剛來的時候,這些女人會吵鬧,但時間一長,便會習慣了。
他要找個三十歲左右的漂亮女人,身材不能太胖。
他一直強調,制售假藥這么多年,積蓄了不少錢,完全可以養著這個女人,讓這個女人在這里享清福。
陳艷表面上答應著,內心卻是非常厭惡。
她做了多年的暗訪記者,接觸了許多的造假分子,但這個老頭年紀最大、人品最差。好色、貪婪、為老不尊。
由于他一心想通過陳艷找到年輕漂亮的媳婦,同時也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