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面三天的廣告中,朱開鋒還宣布博澤別墅除了價格便宜以外,業主還可以享受多達30項的免費服務,包括乘車、開水、環衛、綠化、一般維修等等。
朱開鋒利用強大的“概念”和良好服務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最終購房者擠滿購房大廳,僅一個月的時間,朱開鋒就融資近5000萬元!
這些錢,用于支付廣告費、建筑費綽綽有余,還讓朱開鋒賺到了第一桶金。
由于當時對于廣告審查不嚴,加上住房預售制度不完善等原因,等到房子交付時,購房者才發現自己所購的房子根本不是別墅,而是小區的名字叫“博澤別墅”。
不過,由于這個房子的銷售價格確實比其它地方要便宜,而且享受的服務比其它地方要多要便宜,為此在當時倒是并沒有鬧出太大的動靜。
因為業主如果感到被欺騙了、感覺不滿意,可以選擇退房,博澤集團愿意支付這段時間來的銀行利息。
已經是現房的情況下,價格便宜又有眾多免費服務,朱開鋒根本不用發愁銷售,為此許多業主選擇收房。
由此,朱開鋒則從富豪眼里的一個沒落文人,轉變成了一個成功的地產商人。
朱開鋒開發“博澤別墅”成功后,正式成立了“華天市博澤房產開發有限公司”,自此打開房地產生涯新篇章。
幾年來,博澤公司深耕華天本地市場,聲名鵲起。
在房地產開發的黃金時代,朱開鋒收獲了大筆時代的紅利,毫不掩飾其勃勃野心。
春風得意的朱開鋒,投資建造博澤公司辦公大樓,位于華天市核心地段的“博澤大廈”得到了當時省委書記的親自題名。
后來,在華天市第一宗國有土地拍賣會上,博澤以遠超競拍預期的價格,拿下第1、2號土地,創下兩宗地王,搶盡風頭。
由于當時房地產生意實在太好做,朱開鋒在短短的幾年內,便積累起幾十億資產,成為華天市首富。
后來在華天市主要領導的扶持下,博澤集團更是得到進一步發展,一躍而為華天市頭號民營企業。
接著,博澤借殼上市成功,自此進入了不斷加杠桿、擴規模,開啟狂飆突進的新階段。
當然,此時的博澤集團已經是多元化發展,開始進軍商業、制造業和房地產。
另外,為了拓展生意,密切與省級領導的關系,朱開鋒還將集團總部搬到了省城,意圖借助省城的金融、信息和人脈資源,實現自己的下一步宏偉藍圖。
為此朱開鋒和朱一平經常對華天市主要領導說要在華天市撤資,把集團搬到省城去,倒也不是完全的威脅。
二年前,博澤集團傳記——《博澤創業史》橫空出世,講述了“一個民營企業和這個時代一起成長的故事”。
文字當然是高手代寫的,但里面確實講述了朱開鋒的創業經歷。什么樣的企業會想著為自己著書立說?只有成功的企業才會如此。
朱開鋒想以此成為創業成功的案例和經驗。
在外界看來,此時的博澤集團是何等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