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學校的時候,孫軍曾經見過一份人才培養方案,上面有四年課程的詳細規劃,包括哪些課程由外方老師授課。
當時,學院副院長還笑瞇瞇地跟同學們承諾:“咱們專業采用‘3+1’模式,前三年在咱們學院上課,第四年去對口的國外院校學習,最后可以領到雙份畢業證。”
對交了昂貴學費的孫軍來說,出國、雙語教學等條件實在是很好的自我安慰。
第二年的7月,孫軍作為學生干部參與了畢業生歡送晚會的準備工作。
不過,就在正式演出的前一天晚上,學長通知孫軍等人:“因為某些原因,歡送晚會的事先放一放,等以后有消息了我再通知你們。”
第二天,孫軍打聽到晚會取消的原因是,有一個專業的一百余名應屆畢業生,突然被學校告知因為少上了一門課,學分不夠無法畢業。學校通知他們,要在兩天里把這門課補完。
本來是個內部消息,但不知從什么渠道泄漏給了媒體,經過多次轉載后,很快就廣為人知。
當天晚上,華天財經學院就登上了熱搜榜。
這件事情也成為了孫軍這些學生的大事。
如何看待此事,學生們大致上站成了兩隊:一種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另一種是“我的母校,輪不到你來批評”。當時,孫軍選擇了后者。
孫軍主動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對那些攻擊華天財經學院的言論逐一進行反駁。
孫軍做此事的理由是:“母校就是那個你在心里罵了一千遍一萬遍卻不允許別人說一句壞話的地方”。
不過,雖然許多學生情緒激昂,但卻沒有等來華天財經學院對此事發表的任何聲明。
因為這次維護學校聲譽的經歷,讓孫軍對華天財經學院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和期盼。
入學兩年后,孫軍從普通的學生會干事做到學生會主席,學校的新校區也變得整齊、漂亮,圖書館和體育場也都陸續投入使用。
到了大三第一學年交學費的時候,班級里的qq群突然躁亂起來,起因是有人匿名在群里說了一句:“你們學費都交了嗎?我不想交學費了。”
很快,大家的聊天內容變成了吐槽。
“一年三萬多元的學費,到現在連個外教的影子都沒見到!”
“就是,我媽昨天還問我出國的事情,學校就準備這樣糊弄過去了嗎?”
“真是個垃圾學校!當初瞎了眼選擇這所學校。”
吐槽過后,同學們仍然還是如數繳納了學費,但從這個學期開始,大家的生活與學習不太安穩了。
十月份,孫軍接到一個緊急通知,說是學院領導要找同學們談話,要求所有人務必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