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輝與孟曉是親戚關系,但由于姓氏不同,很難讓人聯想到這一層,為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認識到這一點,否則的話,唐輝和張峰必須有一方要進行任職回避。
張峰送走唐輝后,立即召開了市委常委會。
在會議上,他提出了上規、上市、上云、上榜,打出一套“四上”企業“組合拳”,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落到實處的方案。
上規,既是對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要求,也包含了大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單項冠軍企業的期望。
上市,是推進企業多渠道上市發展,支持上市企業用好資本市場。
上云,是推進企業智能化大改造,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
上榜,是鼓勵企業爭上重量級榜單,推動企業提品質創品牌。
張峰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要求,原由是缺少龍頭企業是華天市制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短板。
作為全國先進的制造業基地,華天市制造業基礎扎實,民營經濟實力雄厚,但缺少龍頭企業,領雁型企業一直是制約華天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
張峰提出企業“四上”行動方案,首個目標就是大企業(大集團)的培育。
按照計劃,華天市相關部門要擇優遴選一批處于產業鏈關鍵環節、規模大、實力強、帶動性大的大企業(大集團),建立千億級、五百億級、百億級和五十億級制造業企業培育庫。
可以按照“總部+基地”模式,優化企業戰略布局,鼓勵大企業(大集團)積極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
鼓勵大企業(大集團)增資擴產、加大在本地的產業投資,提高本地產業規模。
支持大企業(大集團)兼并重組上下游企業和創新資源,發展制造業總部型企業。
鼓勵大企業(大集團)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延伸產業鏈供應鏈,提高本地配套率。
另外,張峰提議華天市需要培育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以及創新型中小微企業。
這是因為,在企業梯隊要有一批龍頭企業,也離不開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創新型中小微企業。
上市是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原先華天市上市公司比較少,現在要經過二三年的引導與培育,壯大擬上市企業后備梯隊,支持上市企業積極利用資本市場,力爭通過制度創新實現彎道超車,提升上市公司的數量與質量。
智能制造是企業提質增效的關鍵。隨著5g、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新技術加速迭代,張峰認為華天市的企業要繼續搶占智能制造帶來的紅利,智能制造仍需提質擴面。
考慮到缺少品牌,企業知名度不高也是華天市制造業的一大短板。張峰提議鼓勵企業爭上重量級榜單,推動企業提品質創品牌,發布企業創業創新風云榜,塑造標桿,引領企業重視品牌建設。
說實話,雖然唐輝書記只來華天市參加過一次會議,但讓朱東華明顯感到了一種孤立感。
而且由于何勁松與朱麗麗聯合違規倒賣地塊事發,面對省紀委的盤問,朱東華也承認,自己對不起組織培養,忽略了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改造等等,反正到了這一步,全都要聽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