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在市府辦公會議提出為官不為的“四類先生”。
一是“兩不先生”。學習不夠,也不踩“紅線”。認為“不干事就不會出事”。
二是“南郭先生”。混在“樂隊”里不會樂器只會佯裝比劃,但一較真、一調查就有問題。
三是“撞鐘先生”。懶政、惰政、怠政,不勤政,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四是“好好先生”。不敢擔當、不敢得罪人,沒有原則、沒有立場,什么都好,就是不履行自己的職責。
“少數部門領導和機關工作人員亂作為,一些**問題觸目驚心,有的為官不為、在其位不謀其政,該辦的事不辦,該承擔的責任不承擔。”
“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要公開曝光、堅決追究責任。”
為此,張峰提議對天寧市工信委主任孫可杰進行免職處理,對天寧市工信委副主任李可、天寧市工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處長徐科、天寧市電子信息中心主任肖兵等3名領導干部進行政務警告處分。
只是,對于孫可杰的免職受到了市委書記葉天時的阻撓和反對。
背景,只能說明了一個人的后臺。能力,才能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張峰這么年輕就成為了天寧市市長,沒有強大的背景,誰也不會相信,正因為如此,葉天時才有壓力。
看著張峰來到天寧市一段時間,既對鄉村振興提出改革試點,又對城市發展提出建議和措施。
一個既有能力、又有背景的年輕人,當然可能威脅到葉天時在天寧市的威信。因此,必要的時候,葉天時覺得要敲打一下張峰,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至少天寧市的領導層,還是認他這個大當家的。
葉天時今年五十多歲,年齡越大、權欲越大,在一方大員中,很少有人能真正放得下。
葉天時就是要將整個天寧市,都控制在自己手里,這樣才會有一種至高無上的優越感。
幾個月下來,對于葉天時這種心態,張峰當然明白。
在一次天寧市委常委會議上,就在兩人幾句簡單的交鋒中結束,葉天時覺得引進專家型領導不容易,堅決反對對孫可杰進行免職處理,只同意同其它幾個人一樣進行政務警告處理。
葉天時的一錘定音,張峰當然無法進行反對。
葉天時的這樣做法,其它常委心里都明白,覺得葉書記有點太小家子氣了。
不過,張峰的表現,更讓大家在心里暗自震驚。
張峰并沒有跟葉天時起一句爭執,而是很平靜地收場了,似乎完全沒有與葉書記一較長短的味道。這樣看來,新來的市長更顯得大度、有氣魄。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表現得如此淡定自如,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
到底張峰在示弱,還是在暗自秣兵歷馬?
這些常委當然調查過張峰,發現他并不是一個容易被彈壓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