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半個月時間的調查與排摸,專案組終于摸清了分散在三個城區郊區嫌疑人的落腳點,也基本查明這個團伙的活動規律、人員架構及領頭人的身份。
抓捕行動結束后,警方連夜開始對嫌疑人進行審訊。
經過一天緊張的審訊,案情基本查明,以陳某為首的一個團伙,以收取清潔管理費為由,采取恐嚇、毆打等強拿硬要的方式,對海曙鎮二條馬路上的攤販收取保護費累計金額十多萬元。
張峰需要搞清楚的是不明身份人員在海曙鎮的二條馬路上的攤販收取管理費,這樣的江湖是怎么形成的?
畢竟關系到基層鄉鎮的社會治理,關系到普通老百姓的幸福感,對于類似的行為全部要進行嚴厲打擊。
在警方調查中,一位遭不明身份人員打砸攤位的攤販,講述了被收管理費的前后過程。
這名攤販說:“我一直在靠近一家大廠的北門口擺攤,春節后有附近小店的人來趕我走,我不同意,他們就打砸我的攤位。”
“我有一個親戚算是小混混吧,他在這里熟人很多,我就求助他,能否向小店老板打聲招呼,讓我在這里繼續擺攤。后來我得知這名親戚威脅過小店店主,該店主為了化解矛盾,為我們專門安排了一桌酒菜進行招待。”
據這位攤販稱,在酒桌上,這個店主稱,打砸事件不光是針對他一個人,是不讓所有的攤販在小店附近擺攤。
店主最后進行強調:“以后我會找人來管理的,店門口絕對不能擺,要擺就離遠一點”。此后,這名攤主就把攤位移到離該小店遠一點的馬路邊。
過了沒多久,便有五六名黑衣男子出現在這條路上,開始逐個向馬路邊的攤販收錢,“因為有幾個人我在酒桌上見過,我知道就是小店老板叫的人,仗著有我親戚在,我沒給他們交過錢,后來他們也不向我收了。”
就這樣,隨著攤販逐漸增加,隱匿在這條馬路上的強收管理費的江湖形成了。
對于這起案件的迅速處理,張峰還是覺得滿意的。
本來的話,這樣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張峰親自出面。按照他原先的觀點,不要過份干預下面的問題,否則下面的干部和領導班子就將失去了意義。
沒有發揮他們的作用,抓得太緊,凡事親力親為,自己也很累,有時工作還做不好,下面的人失去了發揮自己特長的優越。
只是這次事情,張峰是用來進行測試的,他當然要進行關注。
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情,更是緊密了張峰與公安系統的關系。
一天晚上,在天寧市公安局會議室里,天寧市公安局局長鄭文華正在召集全市的公安分局局長開會布置工作。
突然,省公安廳相關領導打來緊急電話:有4名暴徒殺人后潛逃,盜走4支手槍、2417發子彈。
據省公安廳專家分析,他們很可能會逃竄到天寧市!手持話筒的鄭文華不禁心頭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