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的尋寶之路告一段落,人群中站著一個頭戴鴨舌帽的男人,帽檐底下露出一副金色邊框的近視眼鏡,鏡片背后折射出滲人的目光。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沈秋的“好兄弟”趙春雷。
趙春雷嘴角微微上翹,露出一抹不屑的笑意:“沈秋,我還以為你真的學到什么鑒寶的秘術呢!轉悠了半天才找出這么幾樣玩意,就憑這幾樣東西要是能在軒寶齋當上大師傅,我趙春雷就直播吃狗屎!”
……
差不多十點半的時候,軒寶齋的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看熱鬧的群眾,沈秋和康凱已然全部到位,一個是昔日的落魄老鱉,一個是燕京大學考古系的名門學子,二人角逐軒寶齋的大師傅,可謂是噱頭十足、熱度盛況。
為了公平起見,謝靜文還特地把旁邊商鋪的老板,鄭同芳老先生請過來做鑒定。
鄭老也是江城頗有名氣的鑒寶大師,只是擅長各種玉器雜件的鑒定,玉器雜件在古玩行當里面算小件,小件的古玩極其考驗鑒寶大師的觀察能力和歷史沉淀知識。
這兩點鄭老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
軒寶齋內布置了兩張紅木八仙桌,分別用來展示沈秋和康凱買來的寶貝,兩個人的寶貝還沒現身,外面圍觀群眾的議論就先熱火朝天。
“這個還用比試嗎?沈秋這種老鱉還有臉過來應聘大師傅?他找過來的那三件東西,沒一樣入的了我的眼!敢跟康凱比較,簡直就是自取其辱!”
“我也看到沈秋的撿漏了,三樣東西都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論價值還不一定能過五千!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花三千塊買了那件宣德爐!那種宣德爐我這里有成色更好的,一千塊就出!我估摸著這三件寶貝的價值最多三千塊!”
謝靜文站在屋子店鋪中央,保持著她那慣有的親切笑容,原本她是沈秋信心十足,但現在她大體得知沈秋找到了寶貝,嘴上不說心里也不由的懸了起來。
如果沈秋今天失敗了,那么她謝靜文就是最大的受害者,她請沈秋做鑒定大師傅,以后也會成為江城的一個笑話。
旁邊曹東來面頰露出絲絲的擔憂,他也沒想到過兩個人的比試會引起這么多人的圍觀,成為古玩街上的一個熱論,沈秋贏了也就罷了,要是輸了,軒寶齋的招牌肯定會大打折扣,對老東家謝家來說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倒是康凱瞅著沈秋露出了勝利者的笑容,他似乎早就預知了結果,打從沈秋決定去北街掏寶,這個比試的結局就顯而易見了。
亮寶的環節正式開始,沈秋和康凱各自找到了三件寶貝,恰好可以以田忌賽馬的方式呈現出來,沈秋首先亮出來的就是那件純銀的關公像。
康凱那邊亮出來的也是一個雜件,一只純銅打造的玉如意算盤,結合“如意”“算盤”的寓意,體積方面足足大了關公像一大圈。
鄭老特地戴上老花眼鏡,他先是戴上手套掂量了關公銀象的重量,借著用便攜放大鏡仔細的觀察了一圈,大約兩分鐘之后輕輕放下關公像。
鄭老隨后又以相同的方式觀察了那銅件玉如意,琢磨一番之后露出欣慰的笑容。
“首先我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讓我鄭同芳來做這場比試的鑒定,來見證軒寶齋新一任鑒寶師傅的誕生,我知道兩位的身份背景懸殊,生活經歷不一樣,我鄭同芳在這里保證,必定會一視同仁,本著公平公正的心態來對待兩位掏回來的每一件藏品!我就先來說說沈秋找到的這尊關公像!”
“這座關公像的造型完整,關公手中的長刀、腰間的佩飾紋路完整度還是不錯的,關公像的背面也標注了落款,是近現代的一位工匠所做,算不上什么名家,但其雕刻制作手法有一定的基本功!”
鄭老的話音剛落,外面圍觀的群眾就忍不住插嘴了一句:“鄭老!沈秋花了兩百塊買的這尊關公像到底價值多少錢啊!也讓我們見識見識沈秋大師傅的獨特眼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