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凱!你讓他把話說完!”
一直沒吭聲的曹東來發話道說道;“今天就讓他在這輸個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到底是幾斤幾兩!”
沈秋起身來到宣德雙耳香爐的跟前,挪開宣德香爐,端起下面那件紫色木質香爐托架:“鄭老!你剛才只鑒別了宣德銅爐,這底下的紫檀木托架您老還沒上眼呢!要不您老先上上眼?”
沈秋這話一出,外面就有人直接罵開了:“沈大少你就是個逗比,香爐都不值錢,你這托架能值多少錢?就算是紫檀木的最多也就幾百塊錢的事!”
“玩不起就別玩!滾蛋滾蛋!真特娘的丟人!”
謝靜文秀美的眼眸突然來了光亮,這是她熟悉的沈秋,先前的兩個大漏都是被沈秋這么挖掘出來的,難怪這小子一直從容淡定,敢情這是憋著大招呢!
紫檀木的托架肯定有戲!
鄭老和曹東來同時相互對視了一眼,兩個人默契的端起紫檀木托架仔細打量了起來,幾分鐘之后曹東來更是第一時間喊出聲來:“御金門!這檀木托架竟然是御金門的作品!”
鄭老趕忙代起老花眼鏡,仔仔細細的摸了一遍,最后眼珠子都直了,跟著長出了一口氣:“真的是御金門的手藝……太意外了!太意外了!太不可思議了!”
御金門?
“什么是御金門?”
所謂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行內人聽到“御金門”就會情緒激動,外行人甚至都不知道“御金門”是什么門道。
“鄭老?你給大家說道說道,御金門是什么情況?這個紫檀木的托架到底值多少錢!”
鄭老的手臂微微顫抖,他喝了一口茶水平復心情:“走眼了走眼了,老夫這次真的是走眼了,我的注意力都在那宣德香爐上,卻沒有注意到這幅紫檀木架!”
鄭老徑直端起那只紫檀木架介紹到:“御金門的來源要追溯與乾隆時期,當年的乾隆皇帝喜好古玩珍品,尤其是字畫和瓷器,但凡乾隆皇帝珍愛的書畫和瓷器都會找工匠封裱,瓷器則會找宮里的工匠特地用紅木和紫檀木打造托架,御金門就是專門給皇家瓷器打造托架的工部!”
“乾隆帝萬羅了當時清朝最優秀的雕刻大師、木匠大師、為他珍愛的每一件瓷器量身定做木架,這就催生了鼎鼎大名的御金門!”
“御金門的雕刻出來的木架總共有七十多件,以其高超的雕刻工藝和設計內行而出名,乾隆皇帝就對御金門的作品大為贊賞,工藝水準甚至蓋過了那些價值不菲的瓷器!18年佳士得就曾經拍賣過一副御金門的紅木木托,當時就拍出了一千八百萬的天價!而我手上的這只紫檀木架,恰好就是御金門的作品!”
“我不信!”康凱的情緒有些激動,他清楚御金門三個字的價值,一旦確認那將是一個不小的漏:“沈秋你這明明就是北街淘換回來的,北街怎么會有真的御金門?”
“不是贗品!”
鄭老果斷說道:“但凡是御金門的東西,他們都會在木架上留下署名,也就是木架四個方位的根部,用放大鏡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再一個就是御金門的流暢工藝,所謂水過不掛露,塵過不留痕!”
鄭老特地將紫檀木架的根部朝上,在高倍放大鏡下,可以清楚的看到御金門燙金色的落款,這是用肉眼很難察覺的存在。
再在紫檀木表面撒上一撮不起眼的香灰,檀木結構上絲毫不留痕跡,這是御金門獨一無二的制作工藝,哪怕是如今二十一世紀的工藝也難以企及。
“紫檀木架的四個方位分別是四條纏繞的龍鳳,不管是真龍還是鳳凰都雕刻的惟妙惟肖,棱角分明且絲毫都不拖泥帶水,御金門的大件木架我見到過,萬萬沒想到居然也有這種小件的紫檀木架!更沒想到居然有人能從北街淘到這難得一件的御金門真品!”
“哎呀!我的親娘啊!”
人群中突然響起一個激動的山東口音,正是之前賣貨的山東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