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和曹東來一前一后先后來到透明展臺的跟前進行鑒賞。
曹東來從自己隨身攜黑包當中,分別掏出一根金絲細線、緊繃金絲過畫卷,便能通過金絲拂過的痕跡來判斷畫卷的年份。
再比如用秋菊花粉沾手指頭,接觸字畫筆墨,就能看出這些筆墨有沒有重影、有沒有可能是臨摹或者造假出來的。
這些法子對《王式門規》中記載的鑒別方法,正是當年王千石大師留下來的寶貴典藏,沈秋對這些法子自然記憶猶新。
只是沈秋目前的實力完全用不著這些方法,他已然獲得了王千石大師的全部記憶,所有這些古玩字畫只需看上一眼,心里便有個七七八八。
“趙師傅!你怎么看這三幅字畫?你個人覺得這三幅字畫的價格如何?”方天成轉過身來小聲問道。
卻見趙開穩露出自信的笑容:“方老板,在三幅字畫難不倒我,我甚至都不用上去查看,就能看出具體情況了,曹師傅!具體的情況是這樣的……”
五分鐘之后,沈秋和曹東來各自回到了自己座位上,他們將用筆寫下對三件字畫的估價。
曹東來很麻利的在紙條上寫下三幅字畫的價格,倒是沈秋在寫估價的時候稍微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沈秋?怎么了?你好像很難抉擇似得!”
謝靜文貼心的湊到跟前:“別的我不知道,蕭鐵的那副《雨中竹》我可以給你一個參考,大概在三年前的時候,我們軒寶齋就曾經埋出過一副蕭鐵的作品,當時那副作品的篇幅跟眼前這幅差不多大小,價格是三十萬!我估計這幅《雨中竹》的價格也差不多,可能這兩年的行情會趨于增長,目前的市場價格應該在四十萬左右!”
沈秋微微搖頭,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透明展示臺:“大小姐,你錯了!真正難得不是《雨中竹》而是另外兩幅字畫,鄭老不愧是江城元老級別的古玩大家,出的題絕不是一般人能夠接應的!”
沈秋口中嘀咕了一句,沉思幾秒鐘最后在紙張上寫下了自己預估的價格,就此估價的流程就此結束,沈秋和曹東來的價格都已經確認下來,也沒有一絲一毫改動的機會。
呈上價格,曹東來反而大出了一口氣,他對兩個清朝畫家的作品頗為了解,價格也都能掌握,倒是對最后黃振的作品不甚了解,因為黃振作為宋代的大家,他的作品價值起伏不定,幅度很大,很難給予一個精準的價格。
萬萬沒想到在這一點上,趙開穩幫了曹東來一個大忙,因為方天成對黃振的作品珍愛有加,所以趙開穩對黃振的作品那是如數家珍,不僅黃振的畫風、細節、甚至不夸張的說,但凡是黃振的作品,趙開穩的估價甚至都能精確到百位的地步。
有了趙開穩的幫忙,無疑就是幫曹東來買了一份雙保險,曹東來承認沈秋有鑒寶撿漏的能力,但在估價這方面他絕對比不上趙開穩專業。
“沈秋!這次你輸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