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那個筆洗,跟眼前的這只汝窯小乳瓶也是差不多的大小。
“難道我爸是因為看到了汝窯真跡突然受到了刺激?”謝靜文尋思說道,要知道如今的古玩市場上已經很少看到汝窯的真跡了,都說古玩收藏市場火熱、各種瓷器古玩更是水漲船高,正要說價高,汝窯的瓷器當屬第一,說他是瓷器中的限量版勞斯萊斯也毫不為過。
“不對!”
沈秋觀察了良久才得出了結論:”這瓷器有問題,它不是汝窯的真品!”
沈秋不由得倒吸一口氣,連同王千石的記憶,他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鑒寶經驗,汝窯瓷器雖然彌足珍貴,但他大大小小也過手了數十件的汝窯真跡,但平心而論從來沒有見過做工如此逼真的汝窯瓷器。
首先沈秋用手先摸寶這件瓷器的溫度,瓷器本身則散發出出陣陣的熱浪,說明瓷器的年代是對的,一般來說年代對了的東西,那么它的釉色基本上也能對的上號,瓶體上的修飾花紋自然就更不要說了。
沈秋卻覺得這個修飾花紋非常不一般,首先就畫工來說,修飾畫的紋路纖悉精巧,菱角分明,大致看沒什么問題。
問題就在于修飾畫的手感!也就是常說的層次感。
按照正常人的實現邏輯,宋朝距今已經接近一千多年的時間過去了,按理說這瓷瓶身上的修飾畫早就和瓷器本身融為一體了,然而沈秋在觸摸修飾畫和瓷器邊緣的時候分明摸到了細微的參差感,這個就有問題了。
這說明什么?說明這幅修飾畫跟瓷器本身是沒有經過時間的催化!
汝窯的這種層次感絕不是普通做舊就能做出來的,通俗來說,這就等于豆腐跟臭豆腐的區別,這只汝窯小乳瓶就相當于沒有發酵的豆腐,和臭豆腐相比缺少了發酵的過程。
這在尋常人的眼里幾乎微乎其微,即便是沈秋也是經過長時間的細微觀察才看出了這個破綻。
沈秋驚訝不是這個細微的變化,而是這個贗品最恐怖的地方,就是乳白釉色、以及瓶身上的修飾畫!竟然做得如此的逼真,幾乎跟真品一模一樣!
換句話說,這件小乳瓶,如果放在千年前的宋朝,那就是一件真品!
如果這件小乳瓶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歲月洗禮,它也是一件真跡!事實上,以這件瓷器的層次感來看,它從誕生到現在最多不過一年的時間!
沈秋情況跟謝靜文大概敘述了一遍,謝靜文也是驚訝的目瞪口呆:“沈秋,當今的社會真的有人能夠做出這種級別的汝窯瓷器?”
“乳白釉倒是有可能做到,理論說拿到當年燒制汝窯的瑪瑙,再加上做舊的手法是可以做成這釉色的,但我最驚訝的就是這個人的修飾花畫工,雖說只是寥寥的幾個不起眼的修飾花,畫工真的是無可挑剔,可以說這個汝窯的贗品是我見過最像真跡的贗品!”
“不過這件汝窯的瓷器成本價格也是極其高昂的,拋去這個人鬼斧神工的技藝,汝窯小乳瓶自身的成本也是極其高昂的,單說它的成本價就至少就達到了數十萬!”
“沈秋你看!”
謝靜文撿起其中的一塊碎片,也就是壺嘴下方的區域,破碎的瓷片上呈現出一個篆體字:“鬼!”
很明顯,這個篆體字一看就知道是仿作者后來添置上去的。
制作這個汝窯瓷器的人不僅手法了得,并且特別的狂妄,公然在作品的內部添置自己的落款,沈秋鑒寶這么多年,還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狂妄的人!
這么看來,大掌柜一定是認識這件特殊的瓷器!他是知道這件汝窯瓷器的淵源,這才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而且大掌柜絕對深知這個人的恐怖,臨死之前的第一句話就叮囑謝靜文不要去找那個人的,那個人到底是誰?落款是“鬼”的人,老掌柜看到他的作品就猶如看到了鬼一般的驚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