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有些不知所措了,九龍玉杯被高估了、康熙粉彩佛像也被認定是去表貨。
謀劃好的如意算盤全部都落空了。
李可染的《九山九水》水墨畫就成了沈氏集團最后的救命稻草。
《九山九水》圖是沈金通過各種關系的打理,找到了李可染的大徒弟崔寶輝先生,這幅畫是當是大師親手贈送給大徒弟崔寶輝的。
崔寶輝原先不同意售賣這幅《九山九水》,畢竟是恩師贈送的禮物。
可沈金知道李佳龍是李可染大師的忠實粉絲,一旦李富豪看對眼了,必定會舍得砸錢。
他不惜動用江城無數的關系,軟磨硬泡之下總算是把崔寶輝的這張鐵嘴撬開了,拿到了這幅李可染的《九山九水》并且價格還不便宜,綜合各種費用加起來也差不多有1.2億。
1.2億的水墨畫,沈秋居然是他是假的?
“各位!大家瞧好了!我沈金今天也豁出去了,這個沈秋!是被沈氏家族趕出去的敗家子,所以他也是一直懷恨在心,對我和家族記恨在心,現在為了打擊報復我們,甚至不惜說《九山九水》的水墨畫是假的?沈秋你知道我這畫是怎么來的嗎?是李可染大徒弟崔寶輝手上拿到的?而崔寶輝又是李可染大師最鐘愛的徒弟!他的手上怎么可能會是假畫!我告訴你沈秋!你這簡直就是對李可染大師的侮辱!”
金總的反應完全在沈秋的意料之中,李可染是近代水墨畫大師的代表,雖說沈秋在水墨畫這方面的鑒賞經驗不多,但憑借著他掌握的基本知識點,還是能夠看出其中的一些破綻。
在沈秋的眼里,什么深厚背景、什么師傅送的贈禮、那些都是虛的都是幌子,真跡贗品以東西本身來衡量!
“沈師傅你覺得這幅畫是假的?有什么依據嗎?”
主持人曹大剛手持話筒問道:“據我所知李佳龍先生也是認可這幅畫的,當著大家的面您能跟大家解釋一下嗎?”
沈秋轉身來到展臺的邊緣,指著鋪在中央的水墨畫說道:“我對李可染大師的作品不算了解,關于他作畫的細節、習慣、下筆如何都不甚理解,為什么說這幅水墨畫有問題,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這幅畫的水墨!”
水墨?
沈金面色一振反問一句:“沈秋!你的意思?鑒別水墨畫你不去看坐著的筆鋒心態?不去看作者的創作元素?你從水墨上就能判斷出真假?這是我今天聽到最好笑的笑話!”
沈秋無視沈金的鄙夷,早在他上手的時候就看出這幅畫的問題,首先他觸摸水墨畫本身的時候,水墨畫上沒有任何的溫度?
再看這張花紙外面一層淺灰色、薄如蟬翼的包漿,看似是上了些年紀,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包漿成色,可李可染是近代的水墨畫大師,他的畫作距今最長也不過八十年的時間,完全就不可能存在一百年包漿的可能。
僅僅綜合這兩點,沈秋就認定這幅《九山九水》是一副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