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專家席上的專家也驚訝的目瞪口呆,想必他們也鑒別過不少的寶貝了,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級別的龐然大物。
“哎呀呀!哎呀呀!”主持人曹大剛情不自禁的展開雙臂,他的肥胖身形在大金牛的跟前竟然是如此的渺小:“厲害了厲害了!沈金沈老板!這尊大金牛來頭不小啊!快跟大家說說這大金牛的來歷!今天來江城真的是長見識了!”
砰!
鏟車上的金牛落地,整個舞臺甚至都是隨之一震,估計這大金牛的重量幾乎都要蓋過整個舞臺的重量。
沈金面露得意的神色:“各位,這座大金牛確實不一般,是我從鄉下的一個老鄉的手上收購的,老鄉是個行船的,這是他和村里的人從門前的淮陽湖中打撈出來的!至于價錢我就先不公布了,大金牛的品相正如大家所見,其實不用多說,這大金牛的造型、輪廓、工藝就是名副其實的古玩吧!到底這大金牛的情況如何,還是請沈秋沈師傅來替大家一一揭秘吧!請吧沈秋!”
沈秋起身來到那大金牛的跟前,還沒上手感觸,就先聞到了大金牛身上一股濃郁的沙土沙泥的味道,并且大金牛的周身縫隙中還能夠看到河沙溢過的痕跡。
僅從這兩點來看沈金應該沒有說謊,這東西十有**就是從淮陽湖里頭打撈上來的。
這第一輪軒寶齋拿出來的藏品正是之前從三橋村撿來的那個黃金線的琥珀玉佩,兩者之間的估價尚不知曉,但是在體積上可謂是天然之別,黃金線琥珀握在手上也就只有四五兩的樣子,火柴盒的大小、相比較于大金牛七八噸的重量,簡直是微不足道。
沈秋先是圍著大金牛轉了一圈,再上手觸碰大金牛的本身,隨之而來感受到了大金牛身上的炙熱溫度,確切的說這個溫度有些燙手,說明這件大金牛距離現在至少也是有些年代了。
再往后看,沈秋就到了這尊大金牛身上的其他特征,譬如在后臀的部位雕刻了許多符文的浮雕,比如在大金牛的肚子上依稀看到了許多人的名字,類似于現在明星的簽名板子,橫七豎八亂七八糟的刻著許多人的名字,粗略看至少有幾百號的名字數量。
最后沈秋讓人找來了一張凳子,他站到凳子爬到金牛的后背上,只看了一眼,他就明白這尊大金牛的情況,因為他看到大金牛后背上平躺著一把銹跡斑斑的鐵劍。
也正是這把銹跡斑斑的鐵劍讓沈秋瞬間看明白了這件大金牛的來龍去脈,腦海中的疑惑也頓時豁然開朗。
“沈師傅?你怎么回來了”主持人曹大剛好奇問道。
“不用看了,我已經全部都看明白了,讓專家們也上來看看吧!”沈秋給了個手勢說道。
差不多十多分鐘之后,六個專家組也都分別鑒賞完畢,支持人曹大剛問其中一個專家:“高老師!你在雕塑古玩研究頗深,你能說說你對這尊大金牛的看法嗎?”
這位高老師,大約六十歲上下,留著一頭的長發,頗有些專家學者的風范:“恩,首先聲明我的意見只代表個人的看法,至于這件大金牛的估價如何,那還得經過幾位專家一同討論得出最后的結果!”
“大家都在說大金牛大金牛,其實這尊牛它并不是金子的材質,而是其中摻雜了少量的金子的元素,含金量非常的少,基本上都是以黃銅為主,并且從他的的工藝、雕刻手段上也能看出這是民間工匠的手法!在古時候黃金稀缺的年代,是拿不出這么多的黃金作為原材料!”
“即便是黃銅的材質,能夠鑄造成這樣的一副巨大的作品,那在當時也是獨一無二的,我走遍了全國各個地方,目前為止這是我見過最大的一塊古代塑像,并且保存如此的完整!”
“另外我判斷這頓黃牛的出處,應該是在清代的嘉慶時期,剛才我在銅牛的脖子上看到了許多銅錢,這些銅錢大多是乾隆和嘉慶年代的,而且銅牛的身上許多雕刻手段都跟嘉慶時期工匠的手法一致!基本上可以判斷是大清年代的老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