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沈秋的也感受到了寶貝身上所傳送出來的兩種不同的熱度,上半部分的鎏金擺件是一種熱度,而下面陶瓷托底的熱度則來的更加的炙熱。
這說明這件陶瓷擺件是屬于兩個年代的,按照沈秋的經驗分析下來,上面的鎏金擺件的部位應該是明朝的工藝手法塑造,而下面的這方陶瓷的托底,至少是唐代的時期的產物。
“這就有意思了!”沈秋暗自說道,難怪沈如海要將這件東西拿出來摸寶,顯然這件擺件本身就屬于一件特殊的藏品。
從上而下分別來自兩個年代的工藝塑造,這本身就是極其考驗鑒寶師傅的眼力,稍有不慎就會看走眼,得出來的結論和估價也有著天壤之別的差距。
沈秋先是觸摸了上部分的鎏金部位,體內溫和無形的靈氣滲透到了藏品當中,腦海中立即就浮現出當時的鑄造畫面。
沈秋的腦海中首先浮現出關于這幅作品的全貌,正如沈秋所猜測,整體就是一件陶瓷的擺件,而大體呈現出來的居然是四朵花!四朵鎏金雕刻出來的花朵。
桃花、荷花、菊花、梅花、四朵花分別象征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流露出濃濃的祥和之意,底下還特別用鎏金刻畫出了一行字:“恭祝朱老太太七十歲,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延年益壽歲歲今朝!”
這么一來沈秋已然看出了個大概,這件擺件的原名叫做百花賀壽,因四朵花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也寓意著百花爭芬吉祥如意。
這幅作品本身是出自明嘉靖年代,主人是燕京內康德縣內的一個鹽商朱光壽,這是朱光壽為老母親七十大壽祝賀所定做的一件鎏金擺件,請的工匠頗有名氣,一個名叫楊斌的工匠。
工匠稍有些名氣,但這幅作品的用料卻非常的豪闊,單是鎏金就用了不下于五公斤,花費了足足六萬兩的白銀,這在當時的民間屬于極其大手筆的了,換算成現在的價值至少是六百萬的樣子。
只是后來發生的事情不得不讓人唏噓不已。
朱光壽豪擲千斤替老母親賀七十大壽,其目的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古代人的迷信思想封建,古人云人活七十古來稀,說的就是當時的人活到七十歲已經實屬不易了。
朱光壽借此機會給老母親賀壽,就是想借沾母親七十大壽的福光,庇佑朱家能夠世世代代興旺下去,子子孫孫福源常在。
誰知道老母親七十大壽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老朱家就發生了極其巨大的變故,朱光壽因為涉及到一宗縣官**的案子,被當時的嘉慶皇帝親自督查,由海瑞親自辦案,結果查到朱光壽私自謀取了海鹽的利潤,當即就被抓進了大牢。
最后的結局只能用慘烈來形容,老朱家一家老小32口人全部都被拉去砍了腦袋,還順帶被誅滅了九族,連他剛過七十大壽的母親都難逃一劫。
而這件百花賀壽的擺件最后也而是被朝廷查抄沖了公,也許是天意,沒想到這件幾百年前的藏品居然流露到了現在,并且被沈如海拿到了現場來了。
“有意思有意思!”沈秋不禁點頭稱贊,這件寶貝雖然算不上名家大作,但是其本身所蘊含的故事令人唏噓不已。
“沈秋!你就別有意思了!你的時間到了!”竹海大師的一聲呵斥把沈秋從虛幻中拉回到了現實:“一看就知道你水平有限!我只摸了兩分鐘!你居然摸了足足十分鐘的時間!你摸準了沒有!要不要我再讓你多摸十分鐘?哈哈哈哈?”
“不用了!反正結局都是一樣的,再摸十分鐘你也是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