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老生常談吶沈秋啊,燕京城不比其他地方,在古代這就是天子腳下,全天下最繁華的地方,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永遠都不知道有多少意外在等著你,老生作為過來人還是要勸你一句,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古玩這一行講究和氣生財天地人和,只要徐家把謝靜文安然交出來,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沈秋這邊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一切都聽老太太的,但如果這次徐家再敢耍什么花招,我沈秋哪怕豁出去這條命也要跟他們硬杠到底!”
“好!就這么說定了,明天上午十點咱們不見不散!”
……
下午吃完飯,沈秋便和小少爺分開,這家伙一門心思要拜沈秋為師:“師傅你等著!我回去就跟我爹把這事挑明了,我要拜你為師這事鐵定了!回頭你等我的好消息!”
沈秋這邊也沒太當回事,小少爺通常是想一出是一處,沒準回去睡一覺拜師這事就忘的差不多了。趁著秦慶磊回去的功夫在潘家園的外圍市場轉了一圈。
潘家園古玩市場是燕京城最大的一家古玩市場,這外圍圈子的攤子不比內部的攤子少,只是相對于內部市場,外圍攤子的含金量就稍微差了些,什么亂七八糟的玩意都拿到外圍攤子上來賣。
曾經有人就說潘家園的外圍市場上沒有真跡,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假貨、贗品、剩下的那0.1也是不值錢的玩意,所以外地人來燕京掏寶,行內人首先還是建議去內部市場,畢竟固定攤位上的寶貝要珍貴上檔次許多。
沈秋卻不這么認為,外圍市場在他看來只是物件更多更雜了,可供選擇的面放大了無數倍,相對來說掏寶撿漏的難度自然是高出了很多,但往往外圍市場更容易看到那些純野生的寶貝,只要眼光足夠獨特一樣可以撿漏賺錢。
“兄弟?咱是不是來錯地方了?好歹咱們手上也有五十萬的資金,不至于來外圍市場買貨吧!我早年在外圍市場買了不下于一百件寶貝,唯一算撿漏的就是一只民國時期的長頸壺……”
沈秋忍不住打趣道:“行了炮爺,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尿壺就是尿壺,啥時候變得這么文藝……”
“額……我就是這個意思吧,咱們是出來買壓場貨的!不至于來外圍市場吧!這里能夠撿漏的概率就跟中五百萬大獎似得!”
“炮爺!話先別說的這么滿,內部市場前幾天不是看過了嗎?五十萬買不到我滿意的壓場貨,只能到外圍市場轉轉碰碰運氣,能撿到漏最好,不能撿漏權當是潘家園一日游了!”
“老板老板!有好東西要么?”
沈秋和炮爺前腳剛進外圍市場,就有個戴著鴨舌帽的男人湊上來問話:“明器明器!絕對的明器!上個月剛從長安帶過來的好貨,兩位老板要不要看看!”
這種人在外圍市場被稱之為,趕貨郎,就是挎著個籃子,里面放置了七八樣的玩意的流動商販,等同于**十年代汽車站讓你買碟的那種。
“剛挖的?你們挖的是哪座墓呀!”炮爺只看了一眼,就對里面的玩意來了興趣。
要說這籃子里面的物件確實都根墓室中的寶貝有關,有青銅的燭臺、墓門上的銅把手、馬騮金、以及一些看不清年份的銅錢,這些寶貝身上全都是一片泥污,靠上來散發著陣陣的土腥味道,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剛從墓室中挖出來的,沈秋就當是看個樂呵,炮爺則一本正經的跟商販聊了起來。
“長安那邊的墓可多了呀!唐代、明代、漢代、五代十國的皇帝都葬在那兒,更別說十國的大臣富商,隨便扔個鏟子都能砸出幾個陪葬坑來!嘿嘿!實不相瞞我們挖的這座墓是唐朝的一位有錢的土財主!他的墓自然不能跟皇帝大臣想比,但加起來也有幾百平米大!住宅條件一點也不比活人差呀!”
“兄弟……看到沒?”炮爺小心翼翼的提醒沈秋,在小販的籃子里面放著一只不起眼的小玩意,這玩意貌似是一件瓷器托臺:“兄弟,如果我沒看錯的話,那是一件正兒八經的唐三彩吧!紅、白、黃三種顏色依稀在上面呈現出來,并且這唐三彩的顏色夠老!品相、包漿瞅著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