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燕京城,夕陽如同火燒一般在天空中褪去。
冬季來了,燕京人最喜歡吃一口熱乎的,古玩街上的一家名叫銅官的火鍋店聚滿了來來往往的食客。
這家店之所以生意好是因為它靠近潘家園古玩市場,關門打烊的老板伙計們習慣在這里聚餐喝酒涮羊肉,放眼望去這里的食客十有**就是古玩圈子的人,三句話不離本行,兩句話離不開古玩。
最近人們討論最多的就是燕京電視臺的《大師鑒寶》,尤其前面兩期節目將真人秀和鑒寶相結合,開了國內綜藝的先河,迅速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尤其燕京本地的古玩圈子。
“第一期是沈秋贏了,第二期嚴格來說是朱光壽拔得頭籌,目前來看這兩位大師的實力都非常的雄厚,在年輕人當中實數不易!”
大堂的飯桌中,一位身穿黑色長袍的老者分別對沈秋和朱光壽作以評價:“朱光壽出自名門,雖然年紀輕輕才二十出頭,但他的眼力狠毒,判斷很準,也是將年輕人的快準狠詮釋的淋漓盡致,不愧是徐家選拔出來的天才,在古玩鑒賞這方面的確有他的可取之處!”
老者繼續分析沈秋:“沈秋這個人呢?我個人不是很看好,他給我的感覺就似乎沒把這場節目當回事,態度讓人傲慢捉摸不透,第一期節目他就撂挑子走人,第二期節目還花錢請女明星吃飯、逛街,簡直就是胡鬧!年輕人就要做一行愛一行,最忌諱就是滿瓶不到半瓶搖!這種人即便是有幾分天賦,那也干不成大師!”
這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燕京城大名鼎玉王,晨江南!
晨江南來自江南省,十六歲就只身一人來到燕京城打拼,專門就是做玉器的生意,其他古玩一概不碰,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在燕京城提到玉器生意,即便是四大家族也沒有實力跟晨江南比擬。
玉器方面,晨江南敢在燕京城稱第二,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這數十年來放眼整個燕京城,敢跟晨江南叫板的只有一個人,但凡是老燕京人基本上都知道這里面的故事。
“晨老爺!你不支持沈秋,會不會是因為三爺!眾所周知你跟三爺之間有些恩怨,所以你才覺得沈秋不行!”
插話的這人是燕京城古玩攤位上的二道販子曹二狗,這家伙也有四五十歲的年紀,對當年晨江南和三爺之間的恩怨如數家珍。
當年有資格跟晨江南掰手腕的人只有三爺的奉天古玩店,雙方誰都不服誰,為此兩個人還約定了一場比試,當時恰逢國內的端午節,各自出資五百塊,選一件跟端午節有關的玉器,隨后對雙方選出來的玉器進行比較,從造型、玉器形狀、玉質的質地、以及年代做出綜合公正的評價。
最后的晨江南選了一件箬葉形狀的玉佩,箬葉就是裹粽子的葉子。
玉佩掏過來的價格是五百塊,最后專家組的評估價格是一萬三。
一萬三的價格在當時已經實屬不菲了,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漏兒了。
來到三爺這邊,最后的是一個荷花造型的吊墜。
荷花的造型優雅完美,并且玉質也是上好的和田玉,再到它的雕工也是嚴絲合縫,就仿佛剛從河塘里面摘出來的荷花葉子一樣水靈,但凡有眼睛的人都能看的出來,三爺撿來的這個漏兒,玉質純凈的程度絕對比晨江南的要好,甚至甩幾條街的那種。
幾個評判的師傅給出了兩萬塊的評估價格,價格方面直接比晨江南高出了七千塊,別看只是七千塊的差距,在當時的八十年代,物價匱乏的時期,七千塊就相當于現在的七十萬!雙方之間的價格差距還是非常的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