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的位置比較偏僻,沒來之前沈秋以為只是一家小店,沒想到到了那兒之后才發現,這家大染坊的規模讓人咋舌,三間臨街的門面房,屋子里的堆滿了各種各樣如小山一般的老東西。
比如瓷器、瓶子是一個小山堆,比如各類字畫是一個小堆,各種擺件小玩意是一堆。
沈秋到場的時候,已經是早上的七點,這個點別的店鋪地攤還都沒有開門營業,這家大染坊內已經聚集三三兩兩的顧客,大多數是些年輕的面孔。
老板是個瘦的跟猴子似的中年人,瘦的皮包骨頭、頂著一頭卷發躺在一張老舊的藤椅上,一邊抽著煙一邊盤著手上的核桃,乍一看有些像說相聲的于謙。
“老板!擺件怎么賣的?”
“這幅字畫怎么賣的?這件元青花怎么賣的?”
“一件三百!兩件五百!五件一千塊!不包真假自負盈虧!嘿嘿!”老板嘬了一口香煙應道。
沈秋掃了一眼,這家店鋪的經營模式確實跟其他店鋪不一樣,另辟蹊徑以批發市場的營銷手段銷售,頗得許多年輕人的喜歡。
店鋪中的東西,至少有上萬件的貨物,老板將這種銷售模式發揮到了極致,也是在這競爭力強悍的潘家園占據了一席之地。
沈秋隨便挑了兩件現代的字畫,徐悲鴻的奔馬圖,和一副張大千的成名作江南水鄉,這兩幅畫雖說都是仿作,但臨摹的水準還是有的,并且裝裱的中規中矩,買回去當個裝飾也還是可以的,畢竟也只是五百塊的價格,古玩街邊上隨便找個師傅寫個字都不止這個價。
除了手上這兩幅字畫,沈秋再也沒看到其他有價值的老東西,正準備付錢走人,突然就看到老板腳底下的一塊墊腳石有些奇怪。
恩?
說是墊腳石,其實是一塊四四方方的物件,這物件成長方形的模樣,大小跟擺攤的長形凳子一般,表面秀銹跡,一團污垢,要不是上面有明顯的銹跡,沈秋真以為這是一塊巨大的磚頭。
真正讓沈秋好奇的是“磚頭”表面居然有明顯的雕刻痕跡。
“老板!這是個啥?”沈秋頓時來了興趣,指著老板腳下的那塊大磚頭問道。
“就是個廢銅爛鐵!清代的老東西!你看它都繡成這個鳥樣了!留在我這墊腳正好!”
“是嗎?”沈秋蹲下來仔細打量這塊大磚頭,發現這磚頭確實是一件老東西,表面的也刻有浮雕的痕跡,只是因為年代久遠的緣故,大磚頭已經生銹的不行了,壓根就看不清其中的浮雕情況。
整體類似于是一只箱子,類似于古人用來盛裝東西的箱子。
“這東西怎么賣啊老板?”
“這東西啊……還真不便宜!”老板抬起腳在箱子上拍了拍,豎起兩根手指頭:“這破玩意花了我六十萬!”
“六十萬?”沈秋郁悶了,這店里的所有東西都異常的廉價,唯獨這破鐵箱子居然價值六十萬。
“老板,你能跟我說說這是個什么玩意嘛?瞅著眼生的很啊!”
“小伙子你是外地人吧!自然沒見過這么個東西,這玩意只有在我們燕京城才見得著!這叫壓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