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當年父親用來盛裝玉璽的銅箱子,這只銅箱和里面的玉璽是父親一同收購回來的,也正是這個銅箱凝聚了父親一生的積蓄和心血,父親看做比命還重要的東西,最后卻反吞噬了父親的性命。
沈秋站在展臺上,他的目光僅盯在這銅箱的身上,銅箱的造型輪廓,以及浮雕的打磨的手法都有著濃濃的的晚清時期的風格,僅從這個銅箱來看,就能看出諸多的信息量。
如果銅箱是真的,那么這個配套就有問題,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又怎么可能用晚清的銅箱來包裝?這就是肉眼可見的第一個破綻。
咯嘣!
一聲脆響,銅箱打開了,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踮起腳尖,勾長了脖子,一件正方形的玉璽呈現在眾人的視線范圍中。
“這就對了!”
打開箱子的一瞬間,沈秋就沉聲應道。
露出來的這件玉璽是一件正方形的玉璽,正面是兩道斜桿交錯。
而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則是和氏璧雕刻而成,方圓四寸,上紐纏繞五條騰飛之龍,正面刻有丞相李斯所篆刻的字體: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體字。
這個造型輪廓首先就不是秦始皇的傳國玉璽。
“正如大家所見。”劉東陽首先開始介紹起這方玉璽:“一開始的時候,聽到梅正明老板的敘述,我們也以為是秦始皇的傳國玉璽,當時也非常的激動,實際上這不是秦始皇的傳國玉璽,而是歷史上另一位皇帝的玉璽造型。”
梅俊紅悄然將玉璽翻面朝上,玉璽的正面上清晰的印著幾個字:封策之璽!
看到這幾個字,沈秋的腦海中同時跳出一個人的畫面,這個人在自己的腦海中印象頗為深刻,確切的說應該是在前世王千石大師的記憶中印象良深。
袁世凱!袁世凱傳國玉璽!
在王千石的記憶中,當年的袁世凱通過報紙媒體,將制作出來的六尊玉璽系數登報,對外宣布他登基成為中華民國的皇帝。
當然了,即便袁世凱這么大張旗鼓的宣告,最后卻也只當了83的皇帝便匆匆敗下陣來。
“這是袁世凱登基玉璽的造型!”
這個消息一宣布,梅俊紅本人也是一怔,這么多年她一直都認為是秦始皇和氏璧的傳國玉璽,萬萬沒想到最后呈現出來的居然是袁世凱的登基國印。
“疏忽了疏忽了,本以為是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最后變成了袁世凱的,這倆人雖然都是皇帝,但其中的差距可謂是天壤之別啊!古今往來拿不到秦始皇傳國玉璽的皇帝都被稱作是白板皇帝,都是做不長的皇帝!得了!還真就被說中了!袁世凱拿不到傳國玉璽,自己造了這么一方,注定是個白板的皇帝!只玩了83天就下來了!”
“你們別瞎起哄,這玉璽雖說不是秦始皇的,但如果是真跡,那價值也是不菲的,據說當年的袁世凱總共做了六尊傳國玉璽。花了60w兩的白銀!其中五尊現在在國家博物館展示著呢!還有一尊流落在外,就是這尊《封策之璽》的玉璽!如果這尊玉璽是真的話!那價值可就不得了!至少得是億起步的!”
“梅師傅!交給你和沈秋師傅了,對這尊袁世凱玉璽的鑒定,你們可以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