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重點就來說說這只豬頭了,大家別看這只豬頭殘破不堪、品相不佳、但它的來歷可不簡單!”
“大清同治年間,冀州的石門縣,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的石家莊區域,遭遇干旱天氣、河流干涸、莊家缺水干枯,再加上夏日的天氣酷暑難耐,整個石門縣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火爐,老百姓苦不堪言,卻又無可奈何。”
“最終石門縣的縣令,周成才請了當地一個頗有名氣的道士求雨,而這枚豬頭就是其中求雨的重要道具之一,按理說求雨祭祀這種大場合,就應該用正兒八經的豬頭來祭祀,可老百姓們自己吃飯喝水都成問題,到哪兒去找大豬頭,于是周顯靈靈機一動,想了個法子,干脆就讓鐵匠鋪的鐵匠,給做出來幾只大豬頭來。”
“最后啊,鐵匠總共打出了八只大豬頭,當然只是豬頭的鐵片雛形,最后周縣令又請了城里的老師傅手工雕刻,才促成了這八只大豬頭,每一只豬頭上都清楚標注了道士做法的符文,以及所對應的神靈,這些在《石門縣史》上都有明確的記載,其中還著重敘述了這八只大豬頭的來歷!”
“再后來法事結束之后,周縣令就把這幾只大豬頭分發給了當地的村名回去供奉,殊不知再后來還真的就求到雨了,那八只大豬頭就成了老百姓眼中的神器了,原本上不了臺面的大豬頭居然就成了求雨的上古神器,在老百姓當中也是傳的神乎其乎,都說那大豬頭可以帶來好運,可以給人帶來福報!”
“大豬頭的故事也就順勢傳到了京城,甚至連當年的順治皇帝都有所耳聞,皇帝對周縣令的表現贊不絕口,一時間大豬頭的價值就水漲船高,京城的不少有錢人都想花錢把那些豬頭買回來供奉祖先。”
楊青指著那大豬頭陸續分析道:“這么一來,祭祀大豬頭就硬生生被人炒作成了天價的寶貝,現在我們透過泡沫來看這寶貝的本質,單說它的做工還是非常精巧的,一只大豬頭它是由十八塊的鐵片穿插組合而成,且每一塊鐵片的厚度都控制在兩厘米的厚度!”
“剛才我和幾位師傅也有游標卡尺勘測過了,這些鐵片的精度控制的特別準確,彼此之間的誤差都沒有超過0,1厘米,這在當年的工業條件下是非常難得的!”
“用我們現在的目光來看,這就是一個積木!當年的制作這些豬頭的工匠,雖然沒錢沒昂貴的材料,但卻用自己的技術和頭腦,創造出了這么一批優秀的作品!目前據我所知,當年打出來的八只豬頭,現在存世的還有五個,其中兩件在外國,兩件放在冀州的博物館內,另外一只在燕京的長陽軒內!”
“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長陽軒也是燕京的百年古玩店了,他們的售價在48w,考慮這只豬頭殘缺了好幾塊,價值方面就要大打折扣了,我們幾位師傅也商量過了,最后給予這只順治祭祀豬頭15000塊的估價!”
啊!一萬五?
就連鄭光榮也是一怔,接著從座位上蹦了起來,他上去拍著唐小開的肩膀大聲雀躍道:“唐小開!豬頭價值一萬五啊!哈哈哈哈!一萬五加上我的三千五!總共就是18500塊!我們用兩千塊拿到了18500的漏兒啊!”
兩件物件,的確算的上是名副其實的漏兒,估價方面直接就把梅俊紅那一組甩出了幾條街遠。
現場的選手們首先就沸騰了:“這個真的是沒想到啊,本以為黃金瞳鄭光榮要在這一輪發光發亮的,誰知道居然是那個日島人唐小開爆發了,誰能想到一顆豬頭價值一萬五!這還是缺耳朵、嘴巴的情況下,要是這豬頭是完整的,價值簡直不敢想象啊!”
“這一輪基本上沒什么懸念可言了,沈秋的撿到的漏不過是個光緒的大槍,大槍是什么?上不了臺面的東西,盡管也有些價值,但跟鄭光榮這組沒法比較啊!完了完了!這回沈秋怕是真的要在展臺上翻跟頭了!”
“照著這個陣勢,沈秋翻跟頭是免不了的了,搞不好連十二強都未必進的了啊!這回沈秋真的危險了啊!”
“接下來有請下一位!”
再后面登場的是來自邊疆的臧坤師傅,贊坤師傅實力不容小視,他花了兩千塊,買回來一只木漆盒子。
那盒子雖然不大,只是個普通的首飾盒子,但場上的專家們卻給出了五千八的估價,成績也是提前鎖定了十二強的席位。
“接下來有請第三組,沈秋秦輕語的這一組!請呈上你們的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