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做出了幾套爆款的衣裳,結果是一發不可收拾啊,短短半年的時間,周君就成了京杭一代做衣裳最出名的商人,全國各地都開設了售賣服裝的店鋪,也就是我們現在津津樂道的蘇商的祖師爺。
這個周君賺到錢,就開始逍遙自在,置換了新的府宅,府中換了新的家具,就連小妾都娶進來好幾個,府宅的生活用品全部按照最高規格的來!最出名的就要屬這對綠琉璃瓶盞燈。
古人買燈講究成雙入對,這只琉璃盞燈同樣也是成雙入對,這兩盞裝飾油燈就有來頭了。
話說這周君的生意越做越大,后續設計出來的幾套衣服都得到了當時蒙族女性的喜愛,兜里的錢越是越聚集越多,再后來為了鞏固自己的金錢和地位,周君就蒙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買官。
在元朝,商人的地位永遠比不上大官,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他也敢騎在商人的頭上拉屎,嗓門稍微高個分貝、使個眼色商人們就得過來上繳好處費。
這一年的時間周君就給幾個官員上繳了無數的好處,雖說他賺的也多,可一番精打細算下來,自己一年賺的錢,還不如他給一個三品官員打點的多,好處全都進了那些官員的口袋。
正是因為這一點,周君才下定決心,不管花多少錢也要給自己某個一官半職。
周君拿出了三十萬貫吊錢,從上到下開始一步一步的打點好處,歷經三個月的時間,終于在京杭的一個小縣城,謀得了一個正五品的官員,豐益太傅的官位,有了這頂烏紗帽他每年至少不用去打點那些好處費,甚至還能伸手撈上一筆。
周君打的一手好算盤,可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太傅的位置屁股還沒坐熱,他就被下級的官員給舉報了,舉報的罪名正是賄賂朝廷官員,以錢謀位的罪名。
這一鬧當即就在京城、京杭掀起了軒然大波,惹得成吉思汗大為惱火,當即就下令砍了那三品官員的腦袋,周君也被打入地牢,淪為流放的犯人。
周君被流放,百萬家產也自然而然被沖了公,周家一時間亂成了一團。
最后說道那對量身定做的綠色琉璃瓶,也是在慌亂中別府中的下人搶走,所有人都知道琉璃瓶的價值,擠破腦袋都要把這瓶子給搶走,在爭搶的過程著中當場碎掉了一只,僅剩下的一支琉璃瓶被當時的一個小管家給搶走了。
總之這對琉璃瓶見證了周君的輝煌,同時也見證了他的落魄,周君這個人輸就輸在貪念成性,有了錢還想賺大錢,賺了大錢又想為朝當官,殊不知當年元朝時期,蒙族人對漢人本身就有成見,一旦是漢人做了官位,馬上就會遭到許多人的嫉妒和不瞞。
周君買到手的官位是正五品級別,這就相當于現在的線長位置,周邊眼紅的蒙族人一大堆,想不死都難!
在最后這個周君死在流放的路途中,臨死之前告誡子孫,從此之后,周家人永生永世不再為官,商場上能夠叱咤風云的人,不代表官場上也能如魚得水,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官場上殺人永遠都看不到一滴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