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青第一時間頭皮發麻。
跟沈秋學了這么長時間的古玩,還是第一次感受到畫作帶來的超級震撼。
世人只知唐詩詩佛王維,卻鮮有人知道王維的畫作。
說起王維的畫作,就不得不提起另一個唐代大詩仙,李白。
李白既作詩又作畫,他的詩歌特點: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被后人稱之為詩仙。
王維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風格,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在詩壇樹起了一面旗幟。
論名氣,以李白的詩仙為首,杜甫的詩圣、王維的詩佛、李商隱的青蓮居士。
可要說到畫作,王維的畫作在盛唐時期可謂是頂流的存在,他的畫作取景狀物,極有畫意,色彩映襯鮮明而優美,寫景動靜結合,尤善于細致地表現自然界的光色和音象變化。
北宋的蘇軾就曾經說過,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由此可見王維的畫作在古代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甚高,也許在現代,王維的地位是僅次于李白、杜甫的存在,但是在歷代的文人心中,王維的畫作地位絕對是盛世唐朝最高殿堂的存在。
用現在的話來說,絕對能夠甩李白幾條街!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王維字畫作品的存世量,王維字畫的代表作便是《輞川圖》,但他的真跡早就不復存在,目前存世的大多數是后人臨摹的畫作。
另外王維字畫作品當今世界上僅存有兩幅,一副是保存在故宮博物院的《雪山行旅圖》,另外一副是保存在日島的《江干水色圖》。
而小青之所以緊張,是她首先看出這幅畫的宣紙年代是唐朝開元年間的紙張,盡管它只是一副局部的畫作,僅僅是一套庭樓各院的建筑圖,但畫作上的筆鋒蒼勁有力,畫法干凈利落,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的痕跡,很明顯這不是一般人手筆!
小青沒見過王維的真跡,所以她也沒辦法鑒定這幅畫作是不是王維的真跡,如果是,那這幅畫的價值可不得了,輞川圖的真跡早已經失傳,如果能找到它的真跡,那簡直是華夏字畫界的奇跡,圓了古往今來千萬文人墨客的夢想。
“約翰先生……我……你能不能先說說這幅畫的來源?”左小青不由自主的緊張了起來,順便示意旁邊打游戲的鄭光榮過來看一眼。
大胡子點頭應道:“這幅畫呀,是我在米國花了一棟別墅的錢換來的,我在一位收藏家的地下室中看到的這幅畫,當時看到它的時候,只有這局部的畫作,不過收藏家保存的很好,他雖然不知道這幅畫的作者是誰,但他卻能從這幅畫的細節中感受到畫家的震撼手筆,所以他的保存也是非常的用心,四周圍都用真空塑封的手段將它保存好!”
“我當時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能夠判斷出它是出自華夏的名家之手,就出了我那朋友十萬美金的價格,想要把它買下來,但我那朋友是個精明的商人,他仿佛洞悉了我的內心想法,開價一百萬美金!”
“我對此也是極其的無奈,千金難買我喜歡!最后只有將我們家的別墅賣掉,才換來了這幅畫作,等于是用我們家的別墅換來的!去年我還曾經把它拿到燕京城去做鑒定,燕京城的專家給我估價三十萬美金,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因為我這幅畫是局部的畫作,丟失了三分之二,屬于字畫類目中的殘品所以價格上不會太高!”
“第二他們認定這幅《輞川圖》并不是原作,應該是唐朝時期的工匠臨摹出來的,所以最后的估價上也要大打折扣,只有三十萬美金的價值,如今聽說沈秋師傅是燕京城第一鑒寶宗師,我就想讓沈秋師傅幫忙上上眼,鑒定這幅畫到底是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