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莫話音落地,整個舞臺上的燈光徹底黯淡了下來。
等到燈光再次亮起的時候,尼莫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走下了舞臺,這會站在舞臺正中間的,是一名中年男子。
只見他穿著藩王服飾,頭戴梁冠,身著寬袖長袍,腳著笏頭履,頷下蓄著寸許長的黑須,身型挺拔,整個人透著一股濃濃的文人氣息。
與此同時,整個大廳突然傳來了河水流動的聲音,舞臺后面的大屏幕也跟著亮了起來,一幅絕美的畫卷緩緩浮現出來。
‘嘩啦啦’的水流聲中,中年男子突然張口,吟誦道: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
中年男子的聲音嘹亮,略帶著點低沉,很有感染力。
隨著他的吟誦,大屏幕上的畫卷也出現了緩慢的變換。
在大屏幕上出現畫卷的同時,現場觀眾們的目光就都被吸引了過去。
他們全都伸直了脖子瞧著,想要看清楚大屏幕上不停變換的究竟是副什么圖。
同時,他們也在議論紛紛:
“哎,你們說那哥們嘴里念叨的是個啥啊?”
“聽起來好像是一首詩吧?看大屏幕上的那些圖,很眼熟啊!”
“當然眼熟了,那不是《洛神賦圖》嗎,好像是遼省博物院的館藏……”
已經有觀眾認出了大屏幕上不停變換的這些圖的畫面,同時對于中年男子剛剛的吟誦也聽出來了,那是《洛神賦》!
以《洛神賦》配合《洛神賦圖》,這中誼傳媒還真是有想法。
而隨著吟誦,原本有些空蕩蕩的舞臺上,也出現了一些穿著舞蹈服裝的舞者。
這些舞者身上的穿著,和《洛神賦圖》中人物一模一樣,并且就連他們的走位、動作……都做到了完美。
他們在盡力完成《洛神賦圖》中,每一個人物的動作。
并且那些舞蹈設計也很優美,不論是舞美、舞蹈、吟誦……讓人產生了一種很舒服、很享受的感覺。
當吟誦漸入尾聲,大廳里面突然傳來了空靈的鐘聲,在鐘聲之后就是各種華夏古典樂器穿行其中,很容易就能夠被聽出來的,有:古琴、琵琶、簫、二胡……
這些古典樂器帶有明顯的華夏特點,并且每一只樂器的奏響,都特別的鮮明。
一道道的古典音樂聲中,剛剛吟誦《洛神賦》的中年男子,這個時候開口演唱了起來,只不過演唱的內容同他剛剛吟誦的一樣,還是《洛神賦》。
不得不說,配上華夏古典音樂的《洛神賦》,以唱歌的形式演繹出來,確實別有韻味,更加地吸引人!
“哎,你們有沒有覺得,這個演唱的人看起來很眼熟啊?”
“你這么一說還真是,我覺得他很像是費玉剛啊!”
“彎省的小哥?還真是哎,這身古裝扮相一出場,我還真沒認出來……”
觀眾們低聲議論著,到現在他們才總算看出來,感情這位‘古人’,竟然是彎省最出名的那位歌手,小哥費玉剛!
那些沒有認出他來的人,紛紛開始揉眼睛,想要確認一下。
結果,正向他們眼前看到的這一幕一樣,這位確實是小哥!
“真是太意外了,沒想到竟然能是小哥啊!”
“小哥剛剛肯定是改變了嗓音,要不然就被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