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確實易老、歲月蹉跎間,江湖上的俠客們就算再多情,也終究是異鄉人。
等回到故里,或許沒有什么人認識他們,但是那盛開的桃花依舊像是昨日的一樣!
初聞未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
歌曲演唱到這里,不論是板鼓、胡琴,還是其他地一些屬于京劇的傳統樂器,聲音突然變低了下來,突然奏響的,是電吉他的聲音。
在電吉他的背景音樂中,人們清晰聽到了有人在用津天方言對話:
“弟弟!”
“干嘛呀?”
“弟弟!”
“哎呦,到底干嘛?”
“弟弟,這猴兒賣嗎?”
“我跟你說啊,這猴兒不賣……”
這一段背景音樂里的對話,對在現場的津天人來說,充滿了親切感。
在歌曲里面融入方言?
這對這個世界來說,絕對是首創了!
現場甭管是來公園里遛彎兒的,還是抱著自家‘寶貝’過來進行鑒定的,90%都是津天人,聽著音樂中的對話,他們全都笑了起來。
賣猴兒,這劉子夏還真能想啊?
“在坐的看官,莫想太多
書中故事,是世間蹉跎
各人心中,它自有評說
聽完這段,一笑而過…”
十幾秒的間奏過去,劉子夏的歌聲再次響起。
比起歌曲高.潮部分的聲嘶力竭,后面的旋律稍微變得和緩了一些。
而歌詞的含義,也從刻畫說書人的形象、總結說書人說的故事,轉變到說書人說的故事所產生的印象以及含義。
月有陰晴圓缺,世間故事不外乎悲歡離合,說書人也難免深陷其中。
這說的是別人的故事,道的卻是自己的情緒。
說白了,這些故事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一切都不過是為了時間的蹉跎,至于對故事的評斷……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故事也好、人物也罷,什么樣的評斷都是自己的理解,笑笑就過了。
“城中樓閣,幾經風霜
天涯游子,一夢黃粱
神鬼志異,荒唐一場
談笑一段,半生疏狂…”
現場的觀眾以及直播間前的網友們,跟隨著歌曲的旋律,跟著一起哼唱了起來。
盡管歌詞比較難記,但是這段高.潮部分,聽上這么幾遍,還是能夠記住的。
就在觀眾和網友們以為劉子夏會重復演唱高.潮部分的時候,接下來的歌詞變了:
“這江山風雨,歲月山河
人世苦短,又有幾人看破
大夢一場也只是戲中你我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我下回分說!”
歌曲的旋律從極低猛然拔高起來,而且這歌詞也得到了升華。
人生苦短,但是這個道理卻沒有多少人看破,只想著在這人生路上掙扎,等到最后醒悟的時候,恐怕才能明白,一切不過是大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