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這樣一個人嗎?
觀眾們忍不住在腦海中開始思考了起來,這個人會是誰呢?
是父母,是相伴到老的愛人,還是子女?
“當你老了,眼眉低垂
燈火昏黃不定
風吹過來,你的消息
這就是我心里的歌…”
當你老了的時候,眉眼開始低垂,那時候燈火已經變得昏黃,隨風飄搖不定。
多么希望風吹來的時候,帶來你的信息,讓我知道那曾經是我心底最深處的歌曲。
這一段的歌詞很短,但是卻能夠更深層次的表達出那種眷戀和思念的飽滿情緒!
突兀地,在這一段歌詞結束之后,歌曲就進入了平淡期,間奏也跟著進來了。
這歌……沒有高.潮?
“哎,這歌怎么沒有**啊?”
“不對,不對們,剛剛那兩句應該就是高.潮部分!”
“我覺得這樣聽更有感覺,平淡卻情感飽滿……”
聽到這里的時候,網友們在網上議論紛紛,有很多人不太理解,這首歌為什么沒有高.潮。
而更多的人,去覺得這首歌就應該這樣平淡。
畢竟月月的演說還在歌聲中繼續著,如果真地猛然拔高語調,然后帶動情緒一樣地去進行演唱。
那觀眾們到底是聽歌啊,還是專心去聽配合著演說的背景音樂啊?
所以說,這個音樂選擇地很好,既沒有壓住月月演說的聲音,也沒有把觀眾們的注意力給吸引走。
這樣的歌曲,剛剛好!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
睡意昏沉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
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
十幾秒鐘的間奏過去了,副歌部分唱響。
這里的歌詞和主歌部分的歌詞相同,但是再次聽起來,卻有了更新的感受。
這些歌詞情緒飽滿,卻并不讓人覺得亢奮,仿佛舒緩的潮流沖上了雪峰,本來有些憂郁的情緒,在這里得到了舒展。
幾秒鐘之后,潮流又飄灑了下來,蕩起七彩霞光,最后歸于平淡,霞光消散于天際,卻又讓人充滿回味。
真誠的音樂和簡單的畫面,娓娓道出了時光穿梭著的青春與蒼老!
……
“當我老了
我真希望
這首歌是唱給你的!”
一曲歌曲結束了,月月這邊的演說也進入了尾聲:
“我的父親,他的身上有著無數華夏父親的縮影,我的父親,他一直都恪守著做人的良善和職業的準則,我的父親,一直都在奮斗,為了家人,為了我,但是唯獨,他忽視了自己!
爸爸,有你陪我長大,我很滿足,我愿意一輩子抱著你,陪你看遍萬水千山,只愿時光允許你慢慢變老!
謹以此片演說,送給我最愛的父親,劉子夏,也送給世上所有,有愛的父親和孩子,謝謝大家!”
這樣說著,月月面向觀眾以及攝像機的方向,鞠躬行禮!
這是爸爸一直以來都有教給她的禮儀,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