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陳清水一大早就去了市區,倒爺生意,吃的就是當今社會信息的不流通。
在當今這個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雙軌制的年代,市場信息極為不對等。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額利潤。
但是這個讓人苦惱萬分的信息流通慢,卻成了陳清水的秘密武器。
他先去了市中心,陳清水家距離市中心還是有些距離的,得坐公交車。
這時候的公交車票價,低的可愛,一張票兩毛錢,隨便你坐,坐多久都行。
陳清水倒了兩趟車,終于長驅直入,進入了市中心。
1987年,奉天市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大廈建成。
集購物,休閑、餐飲、娛樂、旅游為一體的大型商業服務中心。
商場的名字叫中興,不僅僅是奉天,在整個東三省都算出名。
除了中興,還有一家商場叫聯營,但是這個聯營商場建成的早,1952年就建成營業了,里面的東西怎么說呢,那根本就不是給一般老百姓去消費的。
那時候有句話,叫“先進餐館,后進聯營。”
但是自從中興商場開業之后,對聯營商場的沖擊頗大,聯營商場也不得不放低身價,商場里的各色商品的價格,也開始變得親民起來。
但若是要論親民,聯營和中興都得靠邊站。
奉天鐵西百貨,整個奉天市最大的國有老字號商業企業,顧客日流量高達三萬多人次。
鐵西區老字號。
陳清水要跑的,就是這三家商場。
至于什么紅星商場,陳清水壓根就沒考慮,太小。
別看這三家商場都在一個城市里,但是賣貨價格卻天差地別。
更搞笑的是,分明是同一種貨,你走出去一條街,再打聽打聽。
這就是兩個價。
也是因為這種情況,所以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涌現了大批大批的倒爺。
幾乎什么都倒,差不就是到了那種,只要能搬走,就給我倒!
外地叫倒爺,東北這邊多是叫二道販子,其實都一樣。
那時候全國都在倒,發家致富的不在少數,一個個衣錦還鄉,富得流油。
但是客死他鄉的也不是沒有,到最后倒來倒去,不光錢倒沒了,命都倒沒了。
陳清水的第一個目標是聯營商場,雖然中興的開業對聯營有些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并不是致命的,聯營的顧客依舊是絡繹不絕。
陳清水逛了幾圈,就這個年代來說,商品算得上是琳瑯滿目了。
陳清水在二樓找到了一家有模有樣的音像通訊設施專賣店。
電視機,bp機,不少稀罕東西,這里都有的賣。
老板是個中年婦人,看模樣,年輕時候估計也是個萬人迷。
看見陳清水走進來,老板笑瞇瞇道:“這位***,想看看什么?店里可什么都有。”
陳清水笑了笑,也不啰嗦,直接開門見山道:“看看磁帶。”
老板娘笑著介紹道:“是要崔健的,還是要蔡琴的?”
“鄧麗君的也有!”
八十年代,大陸在售的磁帶,基本上沒有港臺歌星的。
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港臺歌星,才開始在大陸顯露崢嶸,并且紅透半邊天。
陳清水微微搖頭,“我只要齊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