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水并不感到意外。
類似于天府可樂的企業比比皆是,不知道多少企業因為缺少科學的管理方式,或者完備的風險評估,一夜衰敗,知道破產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死的。
陳清水說道:“外企的自動化設備和精密檢測儀器已經很先進了,對于流水線故障的檢測方式也和國內有很大的區別,我記得天府可樂曾經傳出過一個笑話。”
“一個流水線出現問題,m國的技術人員里里外用各種儀器檢測數據、運行程序,前前后后導致項目停滯半年多,結果就是因為一個員工在流水線上多放了一塊石子。”
這事鬧的,不知道讓多少人笑掉大牙。
陳清水淡淡地說道:“德林,找人在人民日報上,也刊登一份廣告,意思大概就是雪清公司對投資可樂市場有濃厚的興趣。”
商場上的人,不能輕易地表現出興趣和熱情,如果這樣風風火火派人去和天府可樂談收購,對方很可能有勇氣坐地起價。
莫德林疑惑地問道:“怎么?你是打算接受這個燙手山芋?他們數億資產都化為烏有,就咱們這點兒加點兒夠干嘛的?”
在莫德林看來,這是一筆風險,極大的投資,而且收益不會很好,因為偌大的天府可樂已經用無數資金給眾人做了一次完美的實驗。
雪清公司的賬面上有多少錢,沒人比莫德林更清楚了,如果真的入手可樂行業,根本就不夠燒的。
“陳廠長,凡世量力而為,千萬不要想著一口吃個胖子。”
正常人的想法估計和莫德林都差不多,可是陳清水的經驗卻告訴他,這個投資可行,他淡淡地說道:“德林,我來給你算一筆賬!”
“天府的可樂市場大概分為國內、東南亞和中東,而國內市場主要集中在中南部,東北和京津冀地區所占的份額并不是很多,因為收購價格不會很高。”
“其次,他們出手的都是中外合作的工廠,他們的流水線都是固定的,接手就可以生產,他們之所以破產是因為資金被可口可樂套牢,無法后續,而且因為合建的緣故,他們不能越過合作方獨自生產。”
越想越覺得可笑,放著自己好好的自主品牌不做,非得搞中外合資這一套,結果中外合作沒合作好,還把自己的家底給投進去了。
莫德林聞言,沉思片刻,他擔憂地說道:“天府可樂的自主工廠也不少,雖說他們陷入了困境,可還沒有完全失去市場,他們會允許我們借雞生蛋,再和他們搶購市場?”
國內的殘余市場已經是天府可樂最后掙扎的力量了,東南亞和中東的市場已經無力延續了,只要不傻,就不會將國內市場再和別的公司分享。
只是眾人不知道的是,他們所謂的困境,也只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和可口可樂合作,就是給自己上了一個枷鎖,永遠不能翻身了。
類似的事情,在未來的幾十年里時常發生,咖啡、可樂、快餐等國際大牌,都喜歡用投資合辦的方式搞垮潛威脅。
陳清水淡淡地說道:“天府可樂已經沒有機會了,他們再也站不起來了,最多還能茍延殘喘幾年,機制的潰爛讓他們處處受制,可是只要我們接手,這些鉗制都不再存在,我們還能順勢使用他們的技術和名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