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期時,國外的工商管理系統和經商觀念,都是遠遠高出國內好幾條街的,張朝揚喝了三年洋墨水后還真以為自己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
可是今天和陳清水二人一聊,才明白自己有些鼠目寸光了。
“剛才說的那些都是引流,等我們將需要的特定群體引入到咖啡廳后,選擇其中的特定客戶,開放網吧。”
陳清水的做法,和會員卡制度異曲同工。
90年代的上網費用遠遠超出眾人的想象,那個時候可不是諸位熟知的三塊錢每小時。
歷史上華夏的第1家網吧名為威蓋特,當時設置的網費是40塊錢每小時,而當時的豬肉才三塊一每斤。
這個時候的網絡并不是用于日常娛樂的,除了有錢的大佬,一般人根本玩不起,也只有搞學術的那群人,迫于無奈才會使用網絡查詢國外先進文件。
張朝揚聽完介紹后,他知道陳清水對網吧的構思已經比他要成熟了。
于是他想換一個方向找回面子,他若有所思的說道:“雖然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域名,可是m國一直在限制華夏接入因特網,我們的網吧項目要不要再往后緩一緩?”
清清水呵呵一笑:“沒事,不出一年華夏就會正式接入因特網,而且國內網站的先行者惠多網也已經在國內的幾個大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基站!”
張朝揚不在多說,他明白陳清水的咖啡網吧項目不是臨時興起的,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和足夠的市場調研后才準備投資建立的。
關于陳清水的傳說,張朝揚在國外一直都在關注,只不過托好友將國內報紙寄到m國,得延期半個月之久,通過這種方法他才知道雪清公司這幾年的發展多么神速。
陳清水這次出手果然大氣,直接拋下了一座四層的寫字樓,總面積高達七萬平方米。
“分享文化、尋覓知音,我們在菁華園咖啡網吧等您!”
主持人滿意的品了一咖啡,然后節目組的字幕才緩緩的浮現而出。
焦點訪談的前身叫做深度新聞報道欄目,是通過調查追蹤和隱性采訪報道,揭露社會生活多個方面的違法犯罪行為,實現電視新聞節目輿論監督功能的節目。
陳清水滿意地看著邱月珊找來的廣告位,直接豎起大拇指贊嘆的說道:“不愧是我看好的小月珊,就是能干!”
邱月珊氣得鼓鼓的,到現在他還在生氣,為什么陳清水那天將尋找中央電視臺廣告位的事情硬塞給他?
他不屑的偏過頭去,然后不滿的說道:“要不是我一個朋友是中央電視臺記者,我哪能找到合作的機會啊!”
“朋友?什么朋友啊?我怎么沒聽說過,你在北市還有朋友,是男性朋友還是女性朋友啊?”
陳清水一臉八卦的問著,大有一副刨根結底的架勢。
邱月珊小臉一紅,直接嚷嚷道:“就是一個普通朋友啊!”
看電影是男性朋友,陳清水這點還是猜得到的。
現在的邱月珊,也不是90年剛剛畢業的小女生了,三年的市場經驗讓它成熟了不少,作為未來的魯省首富,已經初具了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