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資料上的地址,陳清水找到了假貨的罐裝廠,只是很奇怪,等他們到的時候,工廠已經關閉了。
“陳老板,還查不查。”
陳清水抽了一根煙,悠悠看著天空:“不用了,那種可樂永遠不會再出現了。”
從酒吧出來后,王大柱就感覺陳清水有些不對勁,他問道:“你怎么了?從酒吧回來后就心事重重的。”
陳清水搖了搖頭:“沒有。”
一場打假旅行就這樣一樣奇奇怪怪的結束了,陳清水回到公司后第1件事,卻是特批了一個灌裝廠的可樂授權。
陳清水找了個禮盒,等它包了起來,然后用鋼筆在上面認真的寫上了4個字——故人已去!
“小桃,找個信得過的人親自去深圳一趟,把這東西交給無名會所的老板。”
熟悉的人相識久了,哪怕無一目相對,也能認出對方來。
陳清水在酒吧的時候就知道那女人是誰了,只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既然道不同,那邊不相為謀。
而這份特別授權書,就當是陳清水給他的贈禮了。
轉眼間,陳清水重生到這個年代,你已經6年多了,6年里見證了太多的人和太多的事,就連那個古靈精怪的青青都逐漸窈窕起來了。
一個平常的下午,江雪兒突然說道:“清水,青青快要升初中了,要不要考慮讓他去m國就讀啊?”
是啊,轉眼間,青青已經11歲多了。
在90年代中期的時候,國內掀起了一場出國熱,其目的地基本上都是m國,當然這些人大部分到了那里,不過是換個地方刷盤子。
陳清水想了想:“算了吧,女兒還這么小就讓他跑這么遠,你舍得呀?”
“可是李夫人他們都說,m國的教育要比華夏好很多,雖然有些舍不得,但不能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啊。”
教育這東西,是很玄乎的。
你要非要比較的話,m國的整體教育確實要比華夏高上一個臺階,可是好的東西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
陳清水說道:“m國的文化,和華夏有許多不同,就算去也得等青青再大一些。”
“要不然先讓青青去北市上初中吧,清華附中是個不錯的學校,我托人問一下,能不能送進去。”
清華附中在全國中學里,都是首屈一指的,里面的教師高學歷的很多,就算是鳳毛麟角的博士,也能拽出來好多。
可是尖刀上的中學也意味著炙手可熱,無數人都盯著這里,就連當地人想要把子女送進去都是難如登天,更不要說一個從未在北市呆過的外地人了。
“你小子,每次找我就沒什么好事。”
陳清水嬉皮笑臉的看著張教授,“哪能啊,我可是帶了奉天特產來的。”
陳清水手里拿著是一個烏漆麻黑的梨疙瘩。
這是東北特有的凍梨,正所謂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懂行的人都知道,陳清水手里的這個可是極品啊。
看到這東西以后,張教授的臉色才有了些笑容,他說道:“外地子女入校確實挺難的,我要是還在清華當教授的話,這事兒倒挺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