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陽湖連降暴雨、大暴雨使長江流量迅速增加。”
“長江,黃河,松花江等流域,水位已經達到警戒線,上級部門再次提高了應洪響應等級!”
“根據相關專家評估,本季度的降水量為近30年之最,望各相關部門做好防洪應急準備。”
......
一九九八年的夏季,給所有華夏人的記憶中都留下了一筆,強有力的人持續降雨,幾乎遍布了全國,整個長江流域都在告急。
松花江流域,也迎來了持續降雨,從上往下的各個大堤都到了警戒線,水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天天的上漲。
“這個大壩看樣子守不住了呀。”
雷書記一把年紀了,還是沖到了防洪第1線。
他帶著各級領導干部,穿著雨衣,拿著地圖站在山坡上,憂心忡忡的看著眼前的大壩。
一個專業人士說道:“雷書記,為了大局著想,我建議將天云、密云兩處大壩放棄,從這兩個地方人為決堤,釋放松花江主壩壓力!”
“只要松花江大壩不決堤,就不會造成大范圍的洪澇災害。”
泄洪的方式從古至今都沒有,就是舍小家為大。
這兩處大壩的水位已經超出警戒值太多,沒有堅守的價值,想到這里,雷書記的目光變得堅毅起來。
“咳咳咳!”他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然后說道:“一旦大壩決堤,這三個村子將會首當其沖,必須將村民全部撤離。”
大壩的水位已經超出閥值太多了,已經沒有繼續堅守的必要了,雷書記就果斷下達命令,將三個村子的村民全部撤走。
趙局長有些擔憂的說道:“雷書記,相關工作恐怕不太好做呀,年輕一輩兒還好,但是老一輩兒人把祖宅看的比什么都重,估計不會這么輕易放棄的。”
雷書記也懂。
在華夏,姓氏是寫在名字前面的,對于很多家族而言,他們的古宅和祠堂就是最重要的東西。
“趙局長,我們的職責是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但是眼下只能優先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了,工作該怎么做,那是你的事情。”
趙局長嘆了一口氣,不過很快就把狀態調整了過來,他揮揮手:“小張,帶你的人跟我走。”
“咳咳咳!”
雷書記咳嗽的越來越重了,他本應應該繼續在醫院休養的。
“雷書記,身體要緊啊,這里交給我們就可以了。”
雷書記不僅不聽勸,反而擠出一個釋懷的笑容:“你們就不用再勸我了,我19歲就開始干革命,到今天為止一直都在戰斗,就算死在抗洪的路上,也算是一個戰士最好的歸宿了。”
聞言,眾人不再相勸。
但是在他們的心中,雷書佝僂的身軀,就像巨人一樣雄偉,只要有這個人在,就算抗洪的道路再艱辛、再危險,他們也會義無反顧的往前沖。
“走,我們去主壩!”
每個人都很難,包括趙局長那邊也遇到不了天大的難題。
“鄉親們,走吧,我趙懷民保證等災害過去,我在這兒公安干警親自給你們修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