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也就是存在于宇宙空間任意方向分布的2.6k的電磁波,只建造一個漫反射的小小基站,就可以進行定點的遠距離通信。
在最初的宇宙萬域巨變中,有些強大伽馬射線所對應的能量的絕大部分,已經轉變成了引力場或引力勢能,只剩余極其微小的一部分能量保留在這2.6k的微波輻射中。
沒錯,這種定向傳播,就是利用這些2.6k的微博輻射轉換而來,這就相當于在這行星大氣圈范圍內,建立了一種特定通訊手段。
這是一種相對的窄帶通信,因為ta的信源,遠遠小于載波信號。通過調整功率,限制輻射的范圍,也就是說可以選擇通訊范圍的大小。以他的知識,這個范圍可以縮小到半徑幾十米。
目前,這種功率只限制在地球圈就完全可以了。如果今后想被利用于更遠距離的通信,很簡單,只要調高ta的功率就可以辦到了。
利用電磁系統激發這些微波輻射,使之攜帶數據形成通訊。
他在制造了那幾個小玩意之后,又開始著手改造一些另外的東西。
那是依靠他的靈力所制造的接收裝置——就像一部老式的對講機的功能一樣,很小巧的對講機,可以隨身攜帶或被固定在身體的任何部位。
這只是他的原型機,再之后的幾天里,他會帶領著這些人,造出一些更進步的設備。
可能只有一個薄薄的鐵片的厚度……
它可以讓特定的人,在星球任何地方接收到實時通信。
雖然只有攜帶著這種設備的人能夠接收到訊息,但這種信息的數據承載量巨大,以某種介質為載體,不僅能夠通話,而且能實時傳播全息影像!
這,絕對是超越這個時代的科技結晶。但是,對他來說,這只是個小玩意而已。
最關鍵的一點是,這些設備是為了能完全適應真空開發的。這是巖者一開始就設定的目標,也就是為了外太空的環境所改造的。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小型的設備本身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生物體……
它是利用生體能源作為動力驅動的。
早在剛來到地球之時,巖者就發現了一個藍洞,位于海平面之上的藍洞。
在這個行星大災變的時期,某些地區,海底變為陸地,高山成為海洋,有種細菌能夠在光線暗淡的環境下生存,其中一些細菌只以硫化氫為食。
此外,絕大多數藍洞細菌生活在鹽度躍層附近。這是一個相對較薄的層,淡水和海水在一定程度上紊流混合。
他收集了這些細菌,并發現,在自己的靈力影響下,這些菌類能被改造,被塑造成不同的樣子。
它們還能以靈力為食,使細胞變得有規律的排列。而且只需要一點點的靈力,就會被穩定在這些細菌的體內。它們還能夠對某些波做出反應,稍加研究利用,就可以成為絕好的制造材料。
所以說,巖者制造得這些設備,它的組成材料不是金屬而是有機體,是真正活的細胞制作的。
它們目前也是只能被巖者所利用的材料。是什么材料他當然不會說的,就算說了,對其他人也沒意義……而且它們,只需要被極少量的靈力作用,就可以激活。對他來說,能得到這些材料,真實太幸運了!
但是,這樣一來,能夠使用它的人也就只能是靈能者了。
“這是個問題啊……”他喃喃自語道。
雖然,這種東西在巖者看來是很簡陋的東西,但這些東西的制造技術水平也早已超過了這個時代人們的認知了。
“把你們的手下們都叫過來吧,我要給他們一些測試。”
在完成了這些小東西的制造以后,巖者淡淡的對老爹和喬伊娜說道。他計劃培養一批具有靈力的人,讓他們來實現自己的計劃。
……
————————
原載,無恥的求幾張推薦票。推薦票是免費的,或舉手之勞加個收藏,總之,給作者點鼓勵——by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