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修行者還有喬伊娜真是意外的敏銳,似乎察覺到了她的價值,所以沒有來折磨她,而是選擇了扎克。
顧飛妍當然也不會像扎克那個蠢蛋,不斷做無謂掙扎,發飆發狠,說著羞辱對方的怨言,憤怒的咆哮或其它舉動。
……那都是白費力氣,只會換來更加嚴酷的折磨。
喬伊娜在建筑頂端看了一會,不住搖頭著,心里盤算著下一步該怎么辦,畢竟要安排的事情太多太多。
顯而易見的是,幾十萬人要生存,糧食、飲水、一切必要的生活物資,這些東西的需求量都是巨大的。
古鐵城和沙城不同,鐵血帝王經營了超過五十年,他造城的理念就是為了全民皆兵,所以,這里的設計方向主要是居住和軍事功能。
極為少量的幾個地下農場規模不大,只能養活不到五、六萬人口,也就是之前在這里真正居民的人數;
而沙城不一樣,它雖然也是個龐大的軍事基地,但那是在前文明時代。
地下的多層結構,其意義不明,也許原本就是為了發展經濟和人口所預留的。
在幾百年前的那個時代,人類的城市趨于小型化、集約化,以極為環保的形式建設,盡最大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并普遍建成多層次的模塊化結構。
為了適應將來人類大規模太空移民,自給自足型的經濟體系,和城市建設體系占據主流,受到廣泛推崇。所以,軍方的設施也不可避免照這個方向發展。
沙城有幾十個地下農場已經被打理、修復出了近六成,目前有二十三個大型農場。
如果開發順利,其余的幾個農場能夠滿負荷運轉的話,那么,絕對可以養活近百萬人口的城市,甚至綽綽有余。
這是在沙城地下的智腦中,有明確記載的數據。
幾百年前的時代,這些自給自足的軍事基地,甚至能夠為周邊的居民提供多余的糧食、蔬菜、水果等產物。
恐怕,以目前的狀況來說,食物儲備頂多只能維持六十多天,大約兩個來月。在這兩個月里,所有人必須實行嚴格的社會分配制度,額定口糧、日用品等社會物資分配,然后再想辦法,逐步恢復生產。
所以,養活這些人是頭等大事。
照此推算,生活在這里的人都必須遵守規章制度,也就是法律,賞罰分明有度,才能夠正常存活。
不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小商販、農民、牧民、手工業者甚至以前是暴徒,都必須強制貢獻出力量。而商人在這里的角色,幾乎可以忽略。
所有人,必須按照對城中社會的貢獻大小,來得到額外獎勵。
在這個特殊時期,必要的社會規則——法典,會很嚴酷,甚至有些不近人情。
這也是喬伊娜腦中構想的第一步,重新洗牌,制定游戲規則。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可能消除人的等級和差距。
每個人的能力大小不同,得到的社會財富分配也會不同。
舉例來說:如果某些特權階級的存在是被容許的,那么法律的作用就會變得微乎其微了,這顯然是錯誤的。
但如果沒有培養特權階級的土壤,所有人都一視同仁的話,那么就會造成另一個問題,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不會有人站出來自愿加班加點,比別人多干活,因為干多干少沒有區別,都拿一樣的酬勞。
長此以往,就會產生社會的消極因素。
兩者孰重孰輕,沒有明顯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