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母體實際上就有了兩副軀體:
一個相當于終極大腦,但不能移動;
一個能自由行動,具有強大的戰斗力。
精神感應內核的運用,更讓母體的意識與無數守護者連通,延伸到每個守衛者身上。
母體的精神感應核心與它的創造物——守護者們不同,具有明確的從屬關系。這樣,就使得母體幫助鳥人們分析繁雜、龐大工程時,具有高度協同的能力,可以直接指揮守護者們更好的完成工作。
很快,新的母體就展現出了更強悍的能力與智慧,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出最有效率的方法,而且每件事都互不影響。
甚至能替鳥人主子們做過去只有他們才能做的決定。
鳥人們的工作效率,在新母體誕生后得到顯著提升,開發成績也突飛猛進。
在這顆星球上的初級文明,開始加速發展。
母體那副能自由行動的軀體,被鳥人們命名為“索格龍”
——在鳥人族的母語中,“索格龍”代表了智慧精華之意。
最初,它是被設計用來驅動和控制守護者衛兵的特殊人工智能。因為鳥人們想讓它,通過精神感應來指揮這支力量,所以不得不用母體意識作為雛形來開發。
那時,索格龍還沒有類人形態。
在鳥人們的認知里,任何生物的意志都是必須建立在實體基礎上的。簡單說來,它必須有活的形態,這是生物本能對世界認知所驅使的情感因素。
有了這副軀體后,索格龍才算是一個有真實感,能夠與鳥人們面對面交流的“生物”。
不久后,他們就發現了索格龍可以作為科研項目助手的潛力。比如:正在進行的創生實驗,還有克隆細胞實驗。
在鳥人們創造性的思維下,索格龍就被改造成為現在的形態。
彼時,這顆荒涼的巖質小行星上,正處于很不穩定的階段。大氣層會無端劇烈變幻,還無法提供必要保護。
鳥人們的基地建在山脈地下和南北兩極相對穩定的地區,其實也是出于同樣的道理。
因為生存環境太惡劣了,仍然時不時會發生火山地震、海嘯、極寒極熱,甚至是外太空高能輻射與隕石撞擊的危險。他們需要索格龍變成能應對所有突發情況的工具,在災難降臨時,保護所有人的生命。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索格龍”的本領和人為干預手段,讓它進步極大,讓人驚嘆。
鳥人們也發現了這點,震驚于“索格龍”的強悍學習能力,且對它的思維進化速度大為不解。
按理來說,索格龍的核心成長不該有如此的速度。
鳥人們在察覺到這種情況后,無不感到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