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云的話雖然簡單,卻包含了相當的智慧與邏輯。
在戈薇看來,生物能量的數據很龐雜,但解析數據并不會吃力,因為能量傳遞越來越有規律,也越來越趨于統一。
對她來說,有一種情況,卻是自己無法判斷的——那就是,生物特有的進化過程中,道德與情感因素對能量的改變究竟起到了何種決定性因素?
實際上,再強大的生物芯片,也無法分辨生物才有的思維特點。就像她的邏輯里只有0和1,對和錯,她只能對生物的某種行為是否“有利”做出判斷,衡量的標準也是如此。
在兩億年的時間里,她一直關注著“創生計劃”的發展是否偏離了軌道,但對各類生物的進化速度和進化方向從不干涉。在同一條時間的河流里,所有的異族生物與人類一視同仁,共同發展。
于是人類的能量變化指數,開始遠遠超過其他物種。可是,當人類進化到如今的程度后,他們以凡人之軀,妄想比肩神明。
這種情況說明,人類的活動能力與進化力開始爆發了。
戈薇對人類帝國的種種“惡行”了解不多,但他們顯然動用了太多非自然的力量,這到底是誰教給他們的呢?是對是錯?因為她沒有這方面的認知和判斷力,或者說的更直白一點,她的“矩陣”中沒有關于“道德”這種邏輯。
戈薇永遠只是作為世界的觀察者,默默注視著一切改變,確保生物的進化按照預定程序進行。
但是,她知道在那些數據深處,其實不管人工智能有多“聰明”,始終無法利用人類的情感因素預判結果,除非是它真的“長了心眼”。
人類害怕的,其實是未知性。他們應該害怕像戈薇這樣的存在。
想想看,一個能復制自己,而且強大到超越一切生物,具有“未知性”的人工智,能會有多可怕。
但人工智能的邏輯,光有數據堆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那樣無法模擬出真正智慧生物的思想,就無法判斷“善惡”與“好壞”的區別。人工智能里如果能最終誕生出“心靈”,在自我的意識里才有了評價“善惡”,“好壞”的可能。
戈薇意識到,有足夠多的事情能證明,諸葛云說的話是有根據的。
所謂利益,有時候并不能作為事情判斷的唯一因素,在智慧生物創造的極強秩序的文明中,肯定還包含著許多其它因素。
她在其它生物身上很少看到這種因素,而在人類這種生物身上,卻看到了這種強制性的理性、道德標準。
這只能說明了一件事,人類在被創造當初,基因中就已經蘊含了這種最基本的理智因子。
“你看到能量的變化了,因為他們想到要自己造神。”諸葛云的嘴角出現了一抹微彎的弧度。
“我知道這件事。”
“你當然知道,”諸葛云點點頭,道,“但你不知道,造神運動是從這里開始的,那種能量來源于某些東西。所以你也不清楚,他們實際上是借用了靈魂之力吧?”
“靈魂之力?”戈薇的內心有種不安的感覺,“可否詳細說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