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正常,唐詩宋詞,可說是中國詩歌歷史上無可企及的高峰,以前沒有人能夠達到那樣的高度,以后應該也不會有。
諸葛亮吟詠完畢,現場眾人紛紛鼓掌叫好,人人都對諸葛亮流露出欽佩仰慕的神情來。
黃承彥大聲贊道:“賢侄這篇詩歌豪情干云,身為男兒便該當如此!賢侄你果然沒有令我失望啊!”
黃月英和蔡琰的眼中也不禁流露出欣賞的神情來。
諸葛亮微笑著朝黃承彥抱拳道:“黃公過譽!”
轉過身來對劉閑道;“在下這篇詩歌,可入得劉公子的法眼?”
劉閑笑著抱拳道:“先生大才,這篇詩歌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接著劉閑想說,‘在下實在自愧不如,只好藏拙了。’,然而目光卻不經意間瞥見了黃月英那十分欣賞的神情,
沒來由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感到十分不爽,到了嘴邊的話硬是咽了回去。
諸葛亮微笑道:“劉兄太過謙了,還請教劉兄的大作,也好讓我等開開眼界!”
劉閑收回了目光,笑道:“先生豪情干云,我是自愧不如的。我就以一篇兒女情長作為回應吧。”
現場再次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劉閑的身上,有些人期待,不過更多的人卻面帶冷笑,等著看劉閑出丑呢!
劉閑背著手裝模作樣的踱了會兒步,隨即吟詠道:“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就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現場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劉閑心里犯起了嘀咕,暗道:難道這首名傳千古的詩詞竟然不成嗎?
就在這時,諸葛亮首先鼓掌贊道:“好詩歌!好詩歌!”
其他人終于反應過來,紛紛鼓掌叫好,人人贊嘆不已,都說這首詩歌意境深遠,詞韻優美,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劉閑暗自松了口氣,不禁朝黃月英和蔡琰看去,只見兩女眼眸中異彩連連,黃月英更是激動得無以復加的地步了。
黃承彥打量著劉閑,一副突然發覺到一塊美玉的神情;劉備撫著頜下胡須,點頭道:“此人文采確實非凡啊!連孔明都有所不及!只不知是否有治國安邦的才能!”
諸葛亮抱拳贊道:“劉兄文采,在下自愧不如!在下受教了!”
劉閑見諸葛亮如此坦蕩,不禁心生幾分敬意,只覺得此人的胸襟氣度倒是沒讓自己失望。
諸葛亮道:“在下還想請教劉兄治國之道。劉兄與馬良所言,認為儒道對治國無用,然儒道勸人向善,難道在劉兄這里卻是無用之論嗎?”
劉閑不禁暗怪自己先前多嘴引出了這許多事端,其實之前他之所以與馬良說了那么多話,是因為聽說了馬良的身份之后,有心想要考校的意思,
只是沒想到那些話語這么快便落入了旁人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