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展開竹簡,看了一遍,眉頭緊緊地皺起。
一旁的馬良見狀,禁不住問道:“先生,難道事有不妥?”
諸葛亮嘆了口氣,情不自禁地道:“何止是不妥啊!劉閑大軍占領湖陽,屯兵比水,主公的退路已然被切斷了。”
馬良吃了一驚,難以置信地道:“這也太叫人難以置信了!劉閑怎的如此神速?”
諸葛亮皺眉道:“看到了吧!這就是劉閑用兵的可怕之處!真是盡得‘其疾如風,攻掠如火’兵法的精髓啊!”
馬良一臉欽佩地看了諸葛亮一眼,道:“一切盡如先生所料,可見先生比劉閑更加高明!”
諸葛亮苦笑著搖了搖頭,道:“后知后覺罷了,哪里說得上高明啊!”
馬良皺眉道:“劉閑這一招奇兵突出,一舉扭轉了局勢掌握了主動。接下來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才能將主公大軍撤回襄樊了。
如今江陵南郡等地的主力已經調來襄陽,加上主公的大軍,我軍兵力優勢不小,此戰未必沒有勝算。”
諸葛亮皺眉道:“劉閑軍百戰驍銳,乃當今天下一時之選,我軍人數雖眾,但整體戰力恐怕也只不過與對手在伯仲之間而已。”
馬良稍作思忖,道:“那就把三江口的水軍全部撤回來。”
諸葛亮眼睛一亮,擊掌贊道:“好計策。荊州水網密布,而我水軍與江東水軍并為天下雙雄,有水軍來助戰可保不敗。”
馬良皺眉道:“只是如此一來,江東水軍少了我軍的牽制,只怕會立刻趕赴淮南戰場,若戰場形勢逆轉,曹操只怕會遷怒我們。”
諸葛亮道:“如今局勢緊急,也顧不上那么多了。不過我估計魯肅一時半會兒還不敢將水軍撤走支援淮南。”
馬良恍然大悟,笑著抱拳道:“還是先生高明啊!”
諸葛亮看著地圖思忖片刻,隨即走到書案后面坐下,提筆寫了一封書信。
拿起書信,走到信使面前,將書信交給他,道:“以最快的速度交到主公的手中,路上切不可耽擱!”
信使恭身接下書信,應諾了一聲,匆匆去了。
諸葛亮看著信使離開的背影,神情凝重,隨即叫來傳令官,傳令三江口水軍即刻撤回襄陽,再傳令在襄陽的主力部隊渡過漢水進駐樊城。
諸葛亮把戍守襄陽的事情交給了糜竺和馬良,自己則前往樊城去了。
此時,襄陽的大街小巷流言四起,都說劉閑大軍已經近在咫尺了,整個襄陽被一種惶恐的氣氛籠罩著。
一些荊州名流,為了躲避戰火,關閉了在襄陽的府邸,舉家暫時前往南郡江陵等地避難,這個行為加重了荊州百姓的恐慌情緒,許多普通百姓也開始舉家南逃,
話說劉備在得知劉閑率領的主力大軍已經攻占了湖陽之后,急忙放棄奪回南陽的計劃,率全軍匆忙南撤。
這一日,劉備率領的大軍抵達了新野以南的比水岸邊,遙望見對岸劉閑大軍營寨綿延十余里,氣象恢弘,完全截斷了他們南撤的道路。
劉備不能通過,只能在比水北岸扎營,等候諸葛亮的消息。
比水不大,與西邊的淯水交匯之后向南注入漢水,是漢水北方的重要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