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舍身、慈航倒駕、修者救世,此乃大道。”
周云遠笑著道,他將輕輕解劍放在地上。
他是儒家的弟子,修劍,也修浩然。
儒家有六藝、劍擊、書文與道德之要求。
《周禮·保氏》有言:“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但是這些鎮壓不了鬼神,也鎮壓不了這些修陰氣的邪門之人。
欲壓鬼神,唯有浩然。
周云遠一步步向著陳奉走去,他身上的一種浩大、純粹的氣息流轉著。
浩然之氣,至大至剛。
這種氣,陽剛而氣壯山河,氣貫長虹,氣沖霄漢。
孟子言: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此氣天成,凡人難修,若不以偏門類形,而直修,數千載之中大成者不過十人,小成者不過百人,入門者不過萬人。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這是最為難修的一門道法,它不修武道成以長生,不修學識廣之眼界,它修心、修德、修身。
求心德與行跡相合,仰無愧于天,俯無愧于地,行無愧于人,止無愧于心。
“我養浩然氣,身行浩然事;心中有道義,行跡無愧天……”
淡淡的聲音在周云遠口中響起,但語氣如比之金石。
天地間似乎什么被周云遠所引動,沒有什么儀式,也沒有什么高歌。
一切自然而然,但卻震動天地。
“我去,這是儒家大賢之姿態啊!”
劉淮看著下面朝著陳奉走去的周云遠,不由覺得自身的德行卑微。
浩浩千里之氣,自天邊而來。
“這不可能,就朝中那幫欺世盜名、敗壞儒家的敗類不可能有人修成浩然之氣,最多是狐假虎威的‘東林浩然之氣’,你身上必然藏著先賢的圣物,不過徒有其表的浩然之氣,我反手便可破之。”
陳奉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大明朝的儒生萬歷年間早已經爛的不成樣子了。
德行不修也就罷了,掘墳而尋先賢遺物,用來造假浩然之氣,以全大儒之名的數不勝數。
這種人中怎么可能有修成了浩然之氣的。
假的,一定是假的。
陳奉周身陰氣涌動,大明若是儒生有用,可定山河社稷,他們這些內官豈會被重用?
一定是假的!
周云遠周身之氣巍巍然如泰山,那浩浩然的氣自八方而來。
“那便給你看看真正的浩然之氣吧,不管如何,你殺戮如此,卻是不該了。”
周云遠環顧四周看著累累尸骨與血水,神情冷下來道。
浩然之氣壓天下之鬼神,驅四海之陰邪。
浩浩湯湯,廣闊如天之陲。
與陳向書那日引動器物所抗衡的浩然之氣,此時這浩然之氣更加洪大百倍而不可抗衡。
“天地有正氣,蕩鬼神而驅陰邪。”
隨著周云遠的引動的浩然之氣爆發出來,一瞬間如山洪傾覆。
但是比之山洪,浩然之氣更加絕對,其不傷善而傷惡,不損物而鎮魔。
洪大至極,剛強至極的浩然之氣席卷千里,朝著陳奉而去。
“仙人開山!”
陳奉再此化鏈為棒,一個鬼氣森然的虛影出現在其身后,一指點出。
但是這次卻沒有撼動這千里浩然。
在浩然之氣下,陰氣就像是水中浮起的泡沫,毫無抵抗的能力。
高空之中,秦楚明看著周云遠的這一擊。
頗有一種徒弟出師的感覺。
這,可是他教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