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委席上,剛剛開口的評委咽了口口水道:
“先生,那你是搗蛋的?”
“并不是。”
劉淮搖搖頭道:
“我來這里是贈卦的。”
“贈卦?”
“對,就如同當年袁天罡前輩見武則天、見李世民,當然這是我高抬了自己,但是卻未曾貶低我要贈卦的人。”
劉淮點點頭后,就如同一把寶劍出鞘,鋒芒畢露。
一種莫名的自信自他周身四散。
好似將整個會場的朱紅色都點燃起來。
“這家伙好狂啊!”
陳向燕有點不喜道。
“不狂,劉基生于1311年7月1日,死于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人,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有人也稱他做劉文成、或文成公。他精通經史、天文、兵法。曾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民間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劉伯溫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
劉伯溫是個傳奇人物,他的預言《燒餅歌》是他與明太祖朱元璋口頭對話,被當朝史官所記錄下來的,內容不完整。但是傳言其所料必中。”
說到這里,陳平頓了一下道:
“其先祖前知三百年,后知五百載,不求他能有他先祖那種能算幾百年后的事情的本事,只要他有其先祖一半的本事,倒也不狂。”
陳向燕愣住了,自她陳家收養陳平以來,這是她第一次聽陳平說這么多話。
在她的映像之中,陳平一向是一個沉默寡言之人。
“這是我認識你以來,你說話最多的一次,你居然還知道這么多野史?”
陳向燕不可思議道。
但是陳平只是自嘲的笑了笑:
“除了大哥,你們有誰注意過我嗎?”
“我們……”
陳向燕忽然發現自己找不出反駁的話來。
陳平連名字都不是按照陳家的輩分來排列的,據說當時他們的爺爺很拒絕收養他,是他父親力排眾議才收養了他。
但是也沒有給他取一個陳家宗室的名字,而是隨口取了一個“平”字。
這些年來,他們對他雖然算不上虐待,但是也是一直是對待外人的態度。
只有他們的大哥陳向閻才是唯一的例外。
“看場子里頭吧,我只是聽大哥的來保護你,你關不關心我,我并不在意,十幾年都這樣過來,再多幾次也無所謂。”
陳平看也不看陳向燕一眼,淡淡道。
陳向燕這時候才意識到陳平對于他們陳家居然除了對大哥的尊重外,沒有任何留戀。
但是此時也不好深究,只好按照陳平說的繼續看著下面的那位劉家后人。
“但是我們這是招人,你贈卦是不是找錯地方了?”
評委一邊說話,一邊朝著羅文天打眼色。
這家伙究竟怎么處理啊?
劉淮道袍大袖一揮,道:
“自然沒錯,贈卦是因為緣分,無緣我算不到這人,自然也贈不了這一卦。”
這時候,羅文天說話了。
“讓道長贈,但是道長既然借用我們的場地是否可以多算幾卦呢?”
劉淮看了羅文天一眼道:
“加我要贈卦的人,三卦。”
“不能再多一點嗎?”
羅文天想再爭取一點。
但是劉淮卻看了他一眼,道:
“這不是做生意,少年。”
羅文天見狀不再堅持,道:
“那請了!”
看到正主發話了,這時候下面的眾人議論了起來。
“這是要給誰?”
“不清楚,但是如果真的是劉伯溫后人,還真的有本事的話,那他所言之人,了不得。”
“比之武則天、李世民,難道是位人皇?”
“是的話樂子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