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個月的時間,莫秀才也給學堂的娃兒分好班了。
天才班的包括莫天棋和陳吟詩兩人,還有十五人,一共有十七人。
這十七人之中,學識最好的是陳吟詩,其次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莫天棋,最后則是剩余十五人了。
為了照顧十五人的讀書進度,莫秀才和王先生兩人都是從淺顯易懂的知識,慢慢的加深難度去講課。
這對于陳吟詩來說,就太過簡單無聊,所以,莫秀才和王先生兩人輪流給陳吟詩開小灶講課。
至于精英班,也有二十一人,學識水平都差不多。
普通班的人數就更多了,原先村里頭就有號幾十人,天云書院一下子考上兩個童生,名揚了出去,附近十里八村零零散散送來一些娃子來書讀,普通班的人數直線上升,直接跨越了一百人數了。
由于天云學院有三個班,只有兩個先生教書。
每逢上課,都是三個班一塊上課,一塊下課,也沒你先我后上課,三個班同時上課,就少了一人教書了。
無奈下,莫秀才只好讓莫天棋和陳吟詩兩人頂一頂教一教普通班的學生。
莫天棋還好,他隨著莫秀才教過一段時間的書,也知道從什么地方下手去教,不慌不忙的。
可是陳吟詩沒一點教書的經驗,起初教的時候,無從下手不說,還有些手忙腳亂。
幸好學堂的學生也聽話,沒有調皮搗蛋的,你教什么我就學什么的態度和勁頭。
藥鋪也一切如常。
上午看診,下午教莫天陽三人醫術。
即是在莫天音意料之中,也是她的意料之外。
劉青青學醫起來,那速度簡直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
如今的她已經背完了《湯頭歌訣》了,也理解其中的意思,已經開始背《黃帝內經》了。
按照劉青青這背熟的速度,明年中旬左右就能夠背完這幾本醫書了,之后可以認識穴位,開始練手扎針。
行針和摸脈是最難的一個學習階段,想要學全行針和摸脈,這至少要好幾年的功夫,才能夠出師。
像是莫天陽這種有另類的天賦的人來說,這自然不算在內。
王甜甜的話,速度和學習能力都不能夠和莫天陽、劉青青兩人相比。
她比劉青青早學醫大半年的時間,劉青青就平齊了學習進度了。
不過,王甜甜也沒氣壘到,反而被劉青青這么一刺激,更加的發奮學習了。
至于王氏他們也每天忙碌采藥和炮制藥材。
莫天音每天小打小鬧的看些病人,大多是附近十里八村的人,她覺得有些無聊。
這日,她終于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