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意好。爹回去尋你王世伯、曾先生、李先生商量商量,合計合計,這事兒怎么做。”莫秀才一聽他家天音這話,他雙目一亮。
隨后,他轉身就回隔壁的學堂去了。
等上午學堂打鈴下課休息的時候,莫秀才他們四人聚在辦公室內,莫秀才就和王先生四人說道了這事情。
“學生的身體是要加強鍛煉,有一個好的強壯身體,也好應對考功名,不被身體拖累。而且,天音小侄女的想法也不錯,我覺得可以先試一試。”曾武豐之前本來就想考武狀元,少年的時候學了幾年武藝,之后,雖然其他的原因,去考取功名了之后,他也沒放棄強身健體。
所以,他考了數次功名之后,都覺得,有個好的身體去考場內應對考試,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他率先開口同意道。
“我看也行,這么辦吧!待會我們上課之前,和這些學生說道說道。重點是說明原因,這更好讓他們接受。只是,誰帶著這群孩子鍛煉呢?”王先生和李先生兩人相視一眼,王先生點了點頭道。
“每日我來吧!我學了幾年武藝,這些年也沒落下,我領著這些學生鍛煉身體最合適不過了?”曾先生也知道他們三人的情況,身體沒他好不說,也不懂拳腳功夫,只有他最合適帶著這群學生鍛煉身體。
“我倒是覺得讓曾兄帶著這群學生鍛煉身體有些不妥當。到時候會讓學生們太過拘謹,達不到鍛煉的效果呢?
我看文殊賢侄就不錯,年紀和大一些的學生差不多,他活潑好動,也學了這么多年的武藝,身手這自然不用說了。
而且,這群學生也見過文殊,由文殊去帶這群學生去鍛煉的話,可以讓這群學生很快的融入進去,再由文殊這活潑的性子,也可以帶動學生這種死板迂腐的性子,改變中和一下。
學生們每日辰時鍛煉的時候,我們四人也輪流隨著學生一塊鍛煉,以身作則,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們鍛煉身子的。”李玄之搖了搖頭拒絕了曾武豐的自薦,隨后他推薦曾文殊道。
“還有一事,不是每年播種、秋收之際,放十天假期給這些學生回家幫忙家里頭播種和秋收的嗎?我覺得是必須強制性最好。
一則,可以鍛煉他們身體不說,還可以幫忙減輕家中事務。二則,可以讓他們體會播種、秋收的不易,勿要忘記糧食來之不易,農民的辛苦。
三則,每次放秋收和春播假期的時候,回來上課之前,讓他們寫一篇感受的文章,上交上來,讓我們查看。
他們回家做沒做活計,我們從他們寫的文章感受就能夠察覺到的。”王先生也頓時提議的道。
來天云學院來讀書的學生,大多是附近十里八村的農家孩子。
每年天云學院都會放春播、秋收的假期,給這些學生回家幫忙家里頭的農活。
只是,放春播和秋收的假期,這些學生回去干沒干活,他們都清楚,他們也都是這么過來的。
家中的讀書人,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機會,次次放假回來的讀書人,家中爹娘都是好吃好喝的供著,哪里舍得他們去干粗活,還耽誤時間呢?
這回想起來,看似是對他們好,實際上弊大于過。
要是身體羸弱了,怕是在考舍內都熬不住那幾天,身子不大好的人,重則直接病倒,輕則的看上去像是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