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距離醫館不遠,所以二流子沒一會,三分鐘不到,他就從學校來到醫館了。
就是來到醫館之后,他都還沒來得及停好自己的單車,就讓他遇到了一件,他當醫生后最不想遇到的事情了。
他遇到了一個,燈枯油盡的病人了....。
眾所周知,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然后望聞問切又分為四種診療,望診,聞診,問診,切診。
所謂“望診”就是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的變化,神是精神、神氣狀態“色”是五臟氣血的外在榮枯色澤的表現;“形”是形體豐實虛弱的征象。
“態”是動態的靈活呆滯的表現,這就是對病人面目、口、鼻、齒、舌和苔、四肢、皮膚進觀察,以了解病人的“神”,扁鵲很重視也很善于望診,把它列為四診之首。
所謂“聞診”是指聽病人說話的聲音、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等的聲動,還要以鼻聞病人的體味、口臭、痰涕、大小般發出的氣味。
所謂”問診“,就是問病人起病和轉變的情形,寒熱、汗、頭身感、大小便、飲食、胸腹、耳、口等各種狀況。
扁鵲在總結前人診法的基礎上,又發明創造了“切診法”。《史記》說:“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司馬遷為名醫立傳,扁鵲居首,可見司馬遷對扁鵲的尊敬和對切診法的重視。
所謂“切診”,就是脈診和觸診。脈診就是切脈,掌握脈象。觸診,就是以手觸按病人的體表病頒部分,察看病人的體溫、硬軟、拒按或喜按等,以助診斷。
而二流子之所以一看病人,就敢確定自己是遇到了一個燈枯油盡的病人了,那是因為這個病人已經印堂和臉色,都已經發黑到嚇人的地步了。
外加二流子還遠遠的就聞到了一陣類似于腐爛肉的惡臭,并且他十分確定這是病人的口臭,因為此時胡子和張小三都在那躲著他不愿意靠近他...。
“哎,我終究不是神仙,救不了所有的病人,就是不知道衛生站那邊能不能給他開出一些能續命的藥物來給他吊著了...。”
知道躲不過,所以二流子在無奈的感嘆了幾句之后,就直接鎖好自己的自行車,然后就一邊從口袋里摸出一個口罩來帶上,一邊緩步走進了醫館。
看到二流子進醫館后,胡子和張小三立馬就在那遠遠的指著他對病人一家介紹道;“這就是我們劉醫生了,你的病情或許就只有他能給看好了.....。”
對病人介紹了二流子之后,胡子就又連忙到二流子的面前,小聲的對他說道;“我用望聞問切給他檢查了,我發現這個人已經燈枯油盡,按理來說應該那個了的,但他不知道為什么就是沒有那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