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你請人幫忙做事,人家辛辛苦苦的幫你做完了,你連句感謝話都沒有,還對著人家一頓臭罵。下次,你再請人家幫忙做事,人家會來嗎?
肯定不會。
所以,大農國皇帝這些年,一直沒有動保守派,而是維持現狀。
“試想,帝王者對眼下的局面,本來就已經有了動刀子的心思。把強的那一系削弱一些,以保持兩系平衡,互相牽制,這樣才不至于威脅到他的王權。只是找不到合適的理由與借口,刀子才沒有落下來。這個時候,陸丞相那一系
對咱們趕盡殺絕,皇帝陛下能答應嗎?”
“皇帝陛下會怎么想?會認為陸丞相已經權傾朝野,還不知道滿足。想要對他取而代之。”
“嘿嘿,這個時候,陸丞相身為領頭者,必定首當其沖。距離抄家滅族不遠矣。”
楊縣令發出陣陣奸笑。
張小凡也是跟著笑了起來。
聽完楊縣令的分析,他的心里面懸著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只要丁侍郎不倒,張小凡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我以茶代酒,敬鐵哥一杯。鐵哥與我,亦師亦友,乃是我三生之幸。”張小凡這些話,均出自肺腑。
兩人碰杯,皆是一飲而盡。
“小凡,我送一句話給你。”
“洗耳恭聽!”
“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修煉,謙卑做人,養得根深,日后必能枝繁葉茂。”
楊縣令淡淡的說道。
這又是一句極富人生哲理的話。
張小凡對楊縣令真是佩服至極,也是把他的話,深深記在心中。
“你這兩天把所有的事情安排一下,明天就去郡城元武學院報到吧。工房典史的位子,依然由你來當,縣尉一職,暫時還不好說。不過你當個隊正,也是挺不錯。工房,可以由李路代管,也算替你培養一個得力手下。縣尉營那邊,方敬、陳虎,都是不錯的人選。皆能替你分憂。”
“你要做的,就是帶著你的夫人,在元武學院努力修煉。千萬不要小看元武學院讀書的機會,如果能夠在三年大考時,考入神農學宮,對你將來的好處,不可估量。”
楊縣令給張小凡規劃好了一條非常不錯的發展路線。
別看張小凡在平縣做了很多大事,在官場路途上,也是順風順水。那是因為多方面的原因,才能這么順利。
要是沒有楊縣令全力舉薦,不遺余力的栽培他,怎么可能所有的好處都被他一人給得走?
丁侍郎那等大人物,更不可能注意到張小凡這么一個小人物。
當然,張小凡自己的能力出眾,非常爭氣,也是一個方面。
元武學院屬于郡城一級的學府,在地位上,與各州的學府屬于一個級別。每三年一次,皆可參加大考。
只要成績靠前,就有機會進入大農國帝都的神農學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