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自己要吃透了才是。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寫的不錯啊,非常好。”姜然感慨著,這也不是普通的打油詩,都是判詞,記載著一個人的命運。
能夠將小說寫成這樣,也算是名留青史了。
結構方面,姜然根本學不來,或者說,它跟網文來說,根本不是一個路子。
但是人設群像方面的塑造,可以學習一下。
不斷地翻看著,看的很慢,直接看到了劉姥姥來打秋風,方才停了下來。
這期間,發生了很多事,有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引出了護官符中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又通過旁人口述,將幾大家族的落敗寫成定局。
也有林妹妹進賈府,這里濃墨重彩的寫了一群人的群像戲份。
下面,就是賈寶玉初試云雨情,算是一個小的敘述性描寫賈寶玉的性情部分。
看了一眼時間,已經是十二點多了。
姜然揉了揉眉心,這算是每半個多小時才看一章吧。
主要的是,這個排版是真的看得人眼花繚亂,甚至于說,定睛一看,感覺滿篇都是字。
這在網文里,那得是十年前的寫法。
甚至于說,每章竟然是有七八千字的字數,不是說不好,而是不習慣。
區別于網文每章兩三千字的內容。
最重要的是,都是半古半白的文,很難一眼就看出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需要的是翻譯。
索性,姜然覺得倒是順暢。
“紅樓夢如果翻譯下來,應該算是可以世界流行的讀物了。”姜然說道。
不僅僅是要翻譯成白話文,還要有英文版本。
這些,姜然打算自己翻譯出來,他的英文功底也還可以,一些文學性的修飾,還是可以做到的。
至于中譯中,那就更簡單了,畢竟,他的文學成就也不低了。
雖然看的很慢,但是收獲良多。
將電腦關上,姜然準備睡覺了。
這幾章看的姜然微微有些亢奮。
這真的是每章都存在著驚喜,環環相扣,比如說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走失,引發的葫蘆僧錯判葫蘆案,葫蘆,就是糊涂啊。
還有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引出來的一堆事,象征著賈府的沒落。
同樣,沒有一個字是多余的,有些字,有些段落,需要仔細的推敲揣摩之后,才能下定論,甚至,有些需要聯系后文去理解。
作為一個典型的群像型名著,能夠將所有的角色,都描寫的出彩,這需要的筆力,真的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