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越是滿意。
整個堂名擔,像是遺世獨立的仙人一般,矗立在這里。
百年前的古人就坐在其中唱著動人的樂章。
姜然這里,盡管遠觀著,心里萬分的想要看一下榫卯是如何連接的,卻還是八方不動,面上,只是贊嘆著。
郭館長隨后說道,“十年前,剛剛開館的時候,倒是有位雕刻大師重新的研制了一下這種榫卯結構,重新的復刻了一個復制品。”
姜然驚詫,“復制品?那也很厲害了。”
堂名燈擔絕對是重要的文物結構之一了。
現在,又是重新的復刻和雕琢,哪怕是不比的上其原制品,也能夠有其一二神韻了。
畢竟,大師兩個字,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授予的。
“是啊,現在就在庫房之中,你若是有興趣的話,可以帶你看看。”郭館長自然是看得出來,姜然的喜愛,也是不吝嗇的說道。
“有!”姜然一口答應了下來。
他也想要看看,這種東西是如何構成的,雖然他的腦海里,有著無數的基礎知識,但,畢竟只是一些常識,這種他倒是還沒有接觸過。
“尹航老師,那我先去看看了。”姜然笑著說道。
“別介啊,一塊去吧,到這兒,也算是逛到頭了,館藏里面,數這些最值得看了,現在都看完了,也該離開了,既然你要看,我們就都開開眼看看唄。”尹航老師笑著說道。
姜然,“好!”
庫房在不遠處。
緊緊地挨著這邊的建筑。
走進庫房。
這里面的面積很大,甚至比主展廳都要大上一些。
這里的東西,也是分門別類的放置著。
在最后面,擺放著數個木箱子。
“這就是仿制的堂名擔了,都是使用榫卯構建連接起來的,只不過,這個是用紅木打造的,區別就在這里。”郭館長指著那幾個大箱子,說道。
隨后,郭館長將幾個箱子打開。
姜然俯下身去,看著這些精巧的構件。
雖然是仿制品,但是,卻幾乎是相較原本的堂名擔不差多少了。
該有的東西,一樣不缺。
該做的雕刻,都是刻畫的一如正品。
“我可以試試嗎?”姜然看向郭館長,笑著問道。
郭館長點了點頭。
她自然知道姜然要試的是什么。
不過卻也無所謂,反正現在打造這個仿制品堂名擔的大師還在世,甚至其家就在不遠處,哪怕是姜然打亂了,也能夠輕易的復原回來。
對于這些后輩對昆曲的想要求知欲的眼光,她向來不會拒絕。
尹航老師笑著開口,“小然對榫卯還有把握?”
“懂一點點。”姜然笑著說道。
隨后姜然看了幾個箱子的構件之后,目光鎖定在最后的一個箱子上。
一塊一塊的木雕被姜然取了出來。
隨后,放在手中擺弄著。
確實是沒有什么頭緒。
姜然拿出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