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也笑了,沒有說話。
“那走吧,我們去現場看看。”姜然隨后說道。
“好!”
姜然重新的走入西側區,慢慢的走著。
邊看著這邊的場景,邊考慮著。
“這邊的小路,應當重新的鋪裝一下,然后,這個門檻也斷了,要重新用硬木制作一個。”
“這邊的屏風,應該是人為損壞的,可能是在倉庫里放的時間久了,沒有注意,就缺失了,也該重新的修復一塊,嗯,上一個屏風是郯子的鹿乳奉親,這一幅應該是子路的百里負米了,參照一個差不多的,找人畫了。”
這是二十四孝上的記載。
“鹿乳奉親”指的是春秋時期的郯子,因父母患有眼疾,需要飲鹿乳進行治療,郯子便身披著鹿皮,進入深山,取鹿乳,后被獵人看到,急忙取下鹿皮,方才免除遇難。
“百里負米”則指的是孔圣的弟子子路,家境貧寒,自己常吃野菜,為了母親,負米于百里外,路上饑腸轆轆,也不舍得吃一粒米,只是在路上撿豆葉子吃。
下一副,是曾參的“嚙指痛心”。
二十四孝,大抵上都是古人對雙親的奉養。
唐林在后面一一的記下來。
在昆博工作,他對于二十四孝并不陌生,因為隨處可見,但是,一位古建筑的大佬,竟然也能一口說出,這就是本事了!
“這根主梁,需要加固一下,因為這上面已經肉眼可見的開裂了。”姜然指著一根主梁,說道。“這樣的話,上部荷載作用在梁上面的時候,受到壓彎的應力,裂縫就會進一步的加大。”
說著,姜然接過唐林手中的鉛筆,把應力畫了個簡單的圖,更直觀的表達了一下這個梁的受力。
兩端有支撐,箭頭明顯沖下的,然后壓應力和剪應力作用在上面的時候,中間的剪頭代表的,就是這根梁受力最大的地方。
這樣開裂的話,肯定是沖擊力會持續增加。
“那您覺得,這么大的裂縫,要怎樣加固才好?”唐林也是見到了那觸目驚心的開裂。
果然是年久失修了,看起來很夸張。
“用鐵箍吧,這樣的簡單方便一點,明清時期,就有著用鐵箍來抵抗框架梁開裂的詳細記載。”姜然說道,“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個東西抗銹蝕能力比較差,但木質梁,這個是最方便的了。”
姜然隨口解釋了一下。
兩人繼續的逛著,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幾乎是把這里需要修繕的地方逛了一遍。
姜然說,唐林記,已經記了不少的頁數了。
“買本古建筑修繕定額看看,需要多少錢的造價,我到時候找你問。”姜然說道。
“好嘞。”唐林點了點頭,記下來說道。
“那,下班吧。”姜然說道。
“啊?”唐林抬起頭來,有些疑惑的看著姜然。
“啊什么啊,下班了!”姜然又是重復了一遍。
唐林目瞪口呆,這就,下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