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嫗神色刁蠻傲氣,臉上的鄙夷和嫌棄似乎是都靠著折扇呼之欲出了。
姜然微微震撼,繼續的打開著扇面。
那是一對夫婦,來母親的臥房拜見老人,女子的躬身躬的很低,按理說,如此有禮節的媳婦,婆家應當也不會嫌什么,但,畫中這就不一樣了。
看起來,男子穿著應該是小資之家,女子也是很樸素,看著畫面就像是會持家過日子的模樣。
至于穿著打扮,則是稍有些精致了。
姜然不太會賞析國畫,但卻也看得出,這女子定然是美麗的,再加上打扮,也不會是什么妖媚女子,雖不是大富大貴,但卻也有著自己的審美和情調。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
彬彬有禮的小夫妻,讓人無論是誰都看起來都會感覺到很溫馨的樣子。
舉案齊眉有榜樣,不見梁鴻與孟光?
但是,老嫗的眼神,則是看起來這種婚姻不會太過順利了。
就這,婆家還嫌棄?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看到這里,姜然已經是知道了這幅畫所表達的意思。
也知道了這個故事是什么。
上面只有兩行字,“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沒有款,不過,姜然卻覺得,這些細節勾勒的,絕非是普通人之手。
畫作里的故事是古代很有名的一個愛情樂府詩,結局以兩人雙雙殉情而死結束。
如果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的話,這就是個封建的故事。
沒有戀愛自由,只有聽從長輩。
兩人都是有著各自不同的命運,最后,兩根繩子雖然重新糾結在了一起,但卻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光華。
自古有二十四孝,卻也不全是盡如人意的父母。
翻到背面,是一首小詩。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在這下面的圖層里,有著一個色澤很淺的小背景,上面是兩只鴛鴦,停靠在樹上,下方是一座墳冢。
兩邊,女子投水,男兒上吊。
色澤不是很清楚,只能看清個輪廓,勾筆的時候,想來只是隨意的描了幾筆,但卻很有神韻,能夠看出那種朦朧和凄婉。
不過姜然覺得,也不是很講究。
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這是描寫的忠貞的愛情,為何畫個墳冢和鴛鴦?
暗示啥?
有情人難成眷屬?
然后。
暗示著婚姻終會走向墳墓?
或者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姜然想了想,可能還是覺得想多了,這就是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有著獨屬于古代獨特的人生觀。
拋開一些因素不講,姜然還是挺喜歡那個時代的,因為愛情真的可以一生一世一雙人。
雖然有著太多的鴛鴦被生生拆散了。
但那也只是因為門不當戶不對而已,普遍來講,黔首小民的日常生活,還是值得向往的。
當然,前提是要刨除那些封建束縛。
太多的故事表明了,抵抗封建束縛,就要付出一些難以承擔,乃至于生命的代價。
對于這種兒女私情,《西廂記》,《紅樓夢》,乃至于說《玉簪記》之中,都有著明確的沖破束縛的說法。
整體來看,扇面是很完整的。
打開了扇面之后,姜然又是把它收攏了起來。
看了一眼窗外,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已經覆蓋上了一抹黑云。
夜色下,大雨滂沱。
這是姜然第一次見到蘇江的雨,來的不是很急,但卻連綿不斷的下了一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