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
遠在北京城的陸舟收到了葛三刀的捷報。
聽聞這份戰報的人都不由感嘆著西部戰區的士兵是威勐,可沒想到竟然是如此的不要命
川北的關口就如履平地一般,光從地理位置上看,葛三刀的行軍速度猶如毫無阻礙,就跟在草原奔襲一般。
“這個葛三刀朕只是叫他盡量快些奪下成都府,可沒有讓他啊”
陸舟不由得感嘆。
葛三刀用兵神速,短短的時間內就拿下了秦地和川北,幾乎就將要困擾前朝十幾年的頑固匪軍給剿滅了。
“葛三刀的兵馬速度真快,蜀道之難,卻如履平地。”
“不錯,這西部戰區的士兵就像是鐵打的,不用睡覺入了川北,還能連夜滅掉李定國守軍”
“葛三刀麾下的兵馬都在草原上歷練,多受苦寒,素質當然要比一般軍隊強些了等入了成都府,怕是要再殺一批人“
下首的眾位朝臣議論紛紛。
陸舟聞言卻是警覺了起來。
他命葛三刀快些攻入四川,就是為了防止大西匪軍籠絡民心,不過當下從最新的情報來看,似乎有些晚了
“吾皇對于川地可是還有一些顧忌”
宋應星出列問道。
群臣看著皇上正在思考,激烈的討論聲也頓時停了下來。
“川北來的情報,大家可以過目看下。”
陸舟言畢,許三隨即從側面的簾幕中走出,手里拿著十幾分有關于蜀地的情報文書。
夏國的探子其實是與張獻忠一同入的蜀地,限于蜀地偏僻,探子們做不了太大動作,無法扇動百姓,但是具體的情報還是收集到不少的。
“諸位愛卿可以看下,張獻忠這廝作戰逃跑有一手,籠絡民心同樣還是有一手的”
陸舟面無表情的說道。
“張獻忠這家伙竟在四川分地“
眾位大臣驚詫不已。
自從明末起,各地匪軍雖然一直打著分田分地的口號,但真正操行下去的完全沒有。
像張獻忠這般的惟獨只有一個。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張獻忠也是為了維持一時統治而做出如此下策,為的就與蜀地的百姓全然綁在一起。
畢竟四川西南山林中的部族同樣剽悍,為了剛到手的幾分田地,肯定會跟夏軍拼命的。
“大家都看到了,張獻忠在蜀地剿滅所有明廷王公,貴族,就連普通地主都不放過有實打實的好處,卻是籠絡了不少百姓。“
陸舟搖頭說著,同時不由感嘆歷史的戲劇性。
看來有些事情,在歷史的大方向都是會上演的。、
有些苦難是無法避免的。
就是要看眼下如何化解了。
在后世由清廷改寫的歷史上,諸多文書都寫有張獻忠在四川嗜殺數百萬百姓,將蜀地殺了個精光
理由也很離奇,說是張獻忠戰敗后遷怒蜀地百姓,所以殺光了
這樣的文書肯定都是有“目的性“的去編寫,有極大的“輿論”引導性。
無異于胡編亂造。
這時的大西國偏安一隅,以張獻忠習慣躲在后方種田發育的一貫風格,還有余力去殺光川地的數百萬百姓
簡直就是荒謬。
大西國有濫殺不假,只不過不是平民百姓,張獻忠逃入川地后就開始斗地主,明廷的大戶人家幾乎都給鏟平了財物用來充當軍餉,田地用來收攏民心。
川地的百姓以及西南部落,在歷史上都對大西國抗清有過傾力相助。
以至于清軍數次的進攻都以失敗告終,是極為罕見的折損過不少兵馬的,甚至有蜀地百姓擊斃過清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