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最后被蒙起眼睛,送出了外城。
他是個不怕死的人,并且喜談邊事。
在給皇帝的奏章中,一直對塞外情況有諸多獨到看法。
特別是建奴入境之后,孫傳庭重新進入到了朝廷的視線。
如果不是因為這座塞外城池,他本來是要在建奴出關之后,再調入陜西剿匪。
而后大放異彩。
“孫大人!”
“孫大人回來了!”
孫傳庭出城后,在城外扎營的部眾也松一口氣。
說實話,要不是有人在草原上給建奴來了這么一下子,他們這些人還不定能這么容易走到這里。
只是眾人都沒想到,孫傳庭會率先涉險入城。
“沒事了,此后我大明邊境,可解一大憂患!”
孫傳庭神色激動,這事除了他還不一定有人能辦成。
把施壓皇威的事情拋到一邊,就能商議得干脆利落。
他最能看懂明邊事態。
此次談判的初步效果算是達到了,有這么一座城池在草原,以皇臺吉的性格,不會貿然取這一條路來。
至少在漫長的邊境線上,明軍的力量可以在這邊緩和一些,以彌補其他地方的空缺。
大明的九邊重鎮雖然看起來龐大,可是太分散了,散而松懈,錢糧不夠,能戰之人不多。
加之匪賊剿而不滅。
現在尤為需要一段緩和的時期。
以孫傳庭方在外城的一小段觀察來看,這座城池內秩序井然,應當在短時間內,不會奔潰在建奴鐵騎之下。
“二位也辛苦了......”
孫傳庭心中稍喜,與部眾寒暄之后,卻也不忘記身后兩個送他出來的領頭胡兵。
想著以后需要打交道的情況會很多,便添了一份心眼,給了些打賞的銀兩。
態度極為可親,就差著直接開口,邀請這些草原人回大明去了。
印象中這些胡人有奶便是娘。
然而眼前附庸的胡兵動作很快,只收下了銀錢,表情卻無動于衷。
孫傳庭白失了銀兩,又吃了一癟,只好搖頭苦笑。
再也不做其他的奢望,帶著部眾離去,徹底消失在南面的地平線上了。
......
“那些大明官員徹底走了,沒有在草原上逗留!”
過不了半日,就有在草原上游蕩的漠北騎兵回來稟報。
朵兒哈聽言,這才美滋滋,把孫傳庭給的銀兩揣入懷里。
一邊又嬉笑著,說道:“阿哥,這些大明的官員可真傻!
每來一批使者,不管入不入得了城,都會給我們一份好處......”
朵兒哼也是笑瞇瞇的模樣,擦了擦手里的銀子,說道:“所以這大明朝腐敗,看看以前的劉使臣,多窮......不過我們這份活計好,比帶兵打仗強多了!”
朵兒哼一邊撓了撓腦袋,心里計算著這手里的銀兩又能換出多少工分,工分又能換取多少的酒肉......
這里的美酒可太香了,足以讓人忘記一切。
自從兩人投奔到這里后,朵兒哼、朵兒哈就已經變為了陸舟的接引使者。
逐漸過上了平凡而又樸實無華的日子。
部眾被另編成了草原上望風的人。
沒事看守城門,有事的時候負責接引明邊來人。
工作要求不高,沒有過多危險,卻是生活愜意。
而這也是陸舟特意安排,是要在他的漢民跟大明朝間,主動設上一道隔閡。
畢竟人口龐雜了之后,任何來歷的人都會有,多做一些防備,也可給未來少添一些麻煩。
至少在人口完全穩定下來前,距離不能過近。
朵兒哼、朵兒哈兩人智商有限,其實也沒過多的心思,收了銀錢之后回到城里如實向陸舟稟報。
他們知道誰才是大腿,諸多使者的表現,又完全反應到了陸舟這里。
明朝使者的反應,也代表著皇帝的心思。
于是過了一個多月之后,雙方的事宜逐漸敲定。
又有許多官方的書信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