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距離兩軍還整整有三里......
“他們有紅衣大炮!”
忽然一位將佐喊了出來,紅衣大炮也就是紅夷炮,建奴為避夷字,就取名紅衣炮。
紅衣炮射程能達三四里遠
尋常只是用于急戰攻城。
野戰時候用得極少,因為很難長途運輸。
阿山看著遠處炸出來的大坑,卻是長笑:“此炮尚好,殺光漢人,火炮就是我們的!”
各將領同樣是興奮,回去率領著各營人馬,呼啦啦沖上去迎戰。
八旗軍可不會被火炮嚇住,紅衣大炮打不了幾次,沖擊的陣形一開,傷亡幾乎可以忽略。
但是都統阿山絕對不知道,陸舟在后方準備的重炮,足足有三十門。
三十門由精鋼打造的重炮,威力絲毫不亞于紅衣炮,而且有科學的彈道原理測量方式。
合格的炮手不夠,但是陸舟也采用了一種后世的英軍戰術。
由兩位資深炮手合計測量,確定數據后,所有火炮統一角度發射。
這是兩百年后經過檢驗的戰術,被陸舟直接拿了過來。
三十門重炮足足射了十輪。
陸舟在城頭上,用望遠鏡欣賞這一幕,終于是能見到一場科技完全不對稱的戰爭了。
這就是整個冬天發展的成果。
都統阿山沒有想到,兩軍還未到陣前,就死得這么慘烈。
好不容易到了能夠看清對方的地方,受足了氣的八旗軍,摸起身后刀弓。
誓要將眼前的這股人馬撕碎。
此時,軍隊里反而時有了一陣短暫的寂靜。
只有一名觀測手,在后方不停的向周正大聲匯報著:“六百步!
五百步!四百五十步!
四百步!
......”
“發射!”
忽然只聽一陣號令,接下來便是到了中型弗朗機出場的時刻。
這一次完全是平射,威力更大,陸舟的炮兵沒有給建奴放箭的機會。
一顆炮彈直接將一位八旗佐領的腦袋炸了出去。
他手里此時還拿著一支長弓,身上披著重甲的身體,依然馳騁馬匹上。
大股大股的血花往后灑去,極為壯觀。
“好!”
天武城頭上,一眾觀戰的文官們,都不由拍手叫好了起來。
陸舟心中也有了幾分定數。
大部騎兵沖擊,特別是怒馬狂奔的情形下,最怕的就是摔落馬下。
在視野里可以見到,不少的騎兵受到火炮影響,摔落地上,不多時就變成了肉泥。
而且少部分馬匹受阻的情況倒還好,弗朗機的射速一分鐘十發。
翻滾撲倒的馬匹,還給后方造成了混亂,有些奔跑中的騎兵被絆倒,輕則骨折或斷手腳。
掙扎著爬起來,又是被后邊的戰馬沖撞。
直到前方的清軍大部散開,陸舟的火槍兵便開始了射擊。
他們用手里的來福槍,依靠著鐵皮戰車,不斷的往外開火。
建奴的甲兵不斷落下。
而其實這個時候,根本不需要用掩體了,這只是平常訓練時候的戰術。
光從士氣上來說,建奴這時已經完全崩潰。
當陸大帶著騎兵出擊的時候,完全就已經是在追殺。
朵兒哼、朵兒哈也照常帶著胡兵出來,完成了最后的收尾工作。
直到夕陽落下,烏拉大開城門出去打掃戰場。
杜二娘浴血歸來稟報:
“主公,此戰大勝。
我軍傷亡63人,割建奴首級6000,身首難尋者若干!
三路入侵者,已去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