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庚繼續瀏覽下去,本是漫無目的打發時間,可忽然一個嗶站官方號轉發的廣告動態進入視線,使得他眼前一亮。
“必剪APP……”
“這不是嗶站自己搞的一款手機剪輯軟件嗎,居然提前推出了?”
在牛庚的印象中,嗶站為了和敵臺推出的剪輯軟件抗衡,很快便上架了自家的手機剪輯軟件,但沒想到由于自己的原因,竟讓它早出現了兩年。
這樣看來,前世那場全球性危機應該也不會在發生。
不過這倒是給牛庚提了個醒,光是嗶站UP主數量就有近兩百萬人,需求量遠遠超過魔音的適用人群,如此他也完全可以搞一款視頻剪輯軟件出來。
屆時依靠優化點,軟件性能絕對要比pr達芬奇之類的要強。
最關鍵的是,這兩款剪輯軟件的所需費用也高的嚇人,真弄一個更厲害的出來,賺錢速度怕是幾個魔音都比不上。
“嗶站和其它平臺的手機剪輯軟件適用于新手小白,且采取免費模式,如果我要做的話定位肯定要區別與它們,一切以賺錢為基礎出發……”
牛庚雙手環抱于胸前,右手無意識摸著下巴,在腦海中思考這些問題。
手機剪輯軟件確實方便了很多初學者,大大降低做UP主的門檻,可若是專業性強一點,就顯得無力了。
尤其是在大量素材的前提下,卡頓導出時間長不說,手機能不能正常運行都是個問題。
結合這些,牛庚打算制作一款不輸于pr的專業剪輯軟件。
同樣采取付費模式。
現在魔音用戶量趨于飽和,想繼續依靠它在下次結算中出力,已經不太現實。
所以新的產品必須盡快出來。
既然有了明確的方向,牛庚斷不會沒有行動,下樓買了些冷飲,便熟練的打開了軟件相關的網站論壇。
牛庚怎么可能傻傻的一個人去制作專業剪輯軟件,那要浪費多少時間!
現在公司資金足有三十多萬,雖然沒法用于個人生活消費,但購買一款差不多的相關軟件,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再說剪輯軟件的資源相比修音軟件那可多太多了。
反正他身上的個人資金,全用上還是能買幾點優化點的。
……
考慮到優化點有限,牛庚只能盡量購買功能性較全的剪輯軟件。
不過這畢竟不是找專業團隊定制,想短時間內剛好遇到合適的沒那么容易,需要一定的運氣才行。
牛庚在這件事上面花費了三四天,才算是遇到一個心儀的,幾番商討下來,最終以65000元的價格達成交易。
說起來也是趕巧。
這款剪輯軟件名字叫做小蜜蜂剪輯,由數位畢業生團隊所制作,原本他們也是奔著創業的想法,可惜資金斷裂破產。
要不是急著償還債務,肯定不會輕易出售他們這么多天的心血。
算讓牛庚撿了一個便宜。
7月16日。
周一。
牛庚順利拿到程序源文件后,便迫不及待在電腦上運行了它。
“……嗯,功能確實挺齊全的,界面也很舒服,可惜了!”
滑動鼠標依次查看著內容,牛庚也不由得為這款軟件的開發者感到惋惜。